正文 七十五回 宦溪镇之黑市人口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和往常一样在书屋,卖卖花,给那些疯狂的小妹妹讲讲史书。现在的黑娃可不比刚来的那会,在宦溪镇也算是小有名气,他的学识连许多先生都自叹不如。一来二去找他讲解的人越来越多。只要黑娃一有空,身边总围着一堆人,特别是那些小姐们现在是越看越顺眼,在黑娃讲书的时候总是用火辣辣眼神盯着不转眼。也总有两个人例外,一个就是本镇里正的公子何德才,看黑娃的眼神总带恨意。另一个就是小妞,看到一群小姐围在黑娃身边,那个嘴呀!翘得老高,经常对黑娃哼哼,只要有人来买花总是让黑娃自己过去,绝不帮忙。黑娃收拾好自己东西又准备离开。现在生活每天都一个样,每天进了书屋把花摆好,到后院陪老先生练拳脚,说不上是陪练,准确的应该说是陆老教他拳脚功夫,就凭黑娃那几下,陆老几招就能摆平。每天最少是一个时辰。然后喝喝茶,聊聊天,有时黑娃会在陆老这吃过午饭再回家,一老一少经过一个多月快成忘年之交了。
老先生最喜欢讲的就是跟随太宗时那段历史,黑娃一般就是听听,不多插嘴,有特别疑惑的地方才开口问,毕竟史书与真实还有很大差异。
“小子。记得你跟我说过,到现在你都还没有户籍是吧!”陆老先生冷不丁问黑娃,两人在一起时陆老先生都是叫黑娃小子,黑娃喊他陆老。
还真是,黑娃到宦溪镇快四个月,就没人上门查过他的户籍,没上家里收过户税。肯定是今年大旱,各家各户都跑到外地去讨生活,没人来管他们那个小山村。
“还没有。”黑娃应一声。
陆老先生摇摇头道:“小子,你先别走,听我给你讲,要是你在这生活没户籍的话,被上边查到重则会被判充军,轻则为奴籍的。”
日哟!封建社会真够黑的,比我黑娃的脸还黑!回家事小,户籍那是个大问题,再变回奴隶身那还不如在宫里。放下手中的背篓,听陆老先生讲大唐户籍制度。
户籍,是大唐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历来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都与户籍密切相关。因此,大唐特别重视户籍的编制、管理与检察工作。
唐朝的户口帐簿有手实、计帐、户籍等三种形式。武德六年(623年)三月令:“每岁一造帐,三年一造籍”
何谓手实和计帐?“凡里有手实,岁终具民之年与地之阔狭,为乡帐。乡成于县,县成于州,州成于户部。又有计帐,具来岁课役以报度支。”可见手实、计帐是由里负责编制的,这与里正的职能“兼课植农桑,催驱赋役”正相符合。手实的内容是“具民之年与地之阔狭”,即一一写明百姓户内人口年龄及拥有土地状况。计帐的内容是“具来岁课役”,即一一写明百姓来年应承担的赋役。很明显,计帐是依据手实编成的,因为百姓的户丁、土地是派征赋役的基础。
唐代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已改为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又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等,由官员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关于没有户籍也有明文规定,一就是卖身为奴隶,一辈子不得脱籍。二就是发配到边远要塞修筑公事或直接充军,就是给你一口饭,饿不死,活照样干。
原来唐朝户籍是这样的,黑娃还真是第一次听人说。按照这样说的话,黑娃在宦溪镇住下那天起直到现在都算是黑市人口,无籍无名的流浪汉。
陆老先生看黑娃不说话以为他有什么难处,接着说道:“小子。明天把老刘家的户籍本带过来,我跟里正还算也些交情,我来帮你办,应该还来得及。”
应该把户籍问题解决,从穿越到大唐,自己一直田贵的名号,在宫里根本就没人会查。外边就不一样,必须有个户籍身份才行,那不然走到哪都不方便,指不定哪天就碰上查户口,当成无籍流浪汉抓起来。黑娃点点头,谢过陆老先生。
回家把办户籍的事跟老娘一讲,老娘连声说好。好……真是没想到,到老了还会有个儿子养,笑得两嘴合不拢。催着赶紧办好,拿回来让他收藏。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