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启蒙运动,虚君实相 第2187章 占城,甘薯,人口攻略【2】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严嵩只在广州呆了1天,就离开了广州,直奔麻六甲。大明的疆域,实在太大了,西南海域前线又十分吃紧,严嵩不敢耽搁。
严嵩从广州出发,途径琼州(海南岛),抵达了大明安南州的占城。
安南州,就是如今的越南。
没错,在历史上,如今的北部越南就是大明领土的一部分。
占城,是安南的军事重镇。
大明在这里囤积了五万兵力,防备西南方向的敌人还有可能的叛乱。
一旦莫卧帝国进攻大明,这里将是双方陆上较量的前线战场。
严嵩在占城登陆,第一眼看到的,却不是连成片的大明兵营,而是···
稻子。
这占城是安南名城,占城的稻子很有名气。
占城稻,在北宋年间传入了中原,并成为促进中原水稻产量大增的重要因素。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严嵩看热闹,身边的随军参谋徐光启,却惊喜地走到了一大片水稻旁,失声道:“莫非,这是严阁老所说的甘薯?”
严嵩一脸懵逼。
甘薯?
越南这地方还有甘薯?
甘薯不是应该在南部美洲才产的吗?
他走过去,跟着徐光启一起看。
徐光启激动道:“没错的。严阁老。这是甘薯!是原产与南美洲的甘薯!不知为何,这甘薯居然流传到了越南。我还以为这一辈子见不到甘薯呢!”
他兴奋地拿出一本书,给严嵩看。这本书叫《农政全书》,是徐光启自己写的。
没错,徐光启博学多才,不光是个发明家,还是个农业学家。
他写的【农政全书】,是大明朝乃至中国古代以来最先进、最全面的一本讲述农业知识的百科全书。
严嵩身边,都是大牛人。
徐光启翻出农政全书,指着其中一页兴奋道:“严阁老你看。这就是甘薯!我专门在农政全书中写了一章,叫《甘薯疏》~「。”
严嵩:“……”
尼玛,甘薯你都要写篇文章?
不明觉厉,翻开甘薯疏一看,果真厉害。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甘薯疏》是研究块茎作物甘薯种植的重要史料。《甘薯疏》从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田间管理、选种储存、加工食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即使到了现代,这篇论文也具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
要知道,甘薯此时还没流传到大明,徐光启只是听自己描述过甘薯的一些特征,就能写出如此详细的论文,严嵩感到····
你妹的,学霸就是学霸,学霸的世界,我永远不懂。
但想不到,在安南居然碰过了流传过来的甘薯?
这让徐光启鸡冻万分。
严嵩看徐光启怎么也不走了,心中一动,明白了徐光启的意思。
要知道,甘薯可是好东西啊。
在大明,如今的主要粮食,一是小麦,二是水稻。基本南北方的主食。
但无论是水稻还是小麦,对于粮食种植条件都有很高的要求。水稻不用说了,必须要在水多温暖的地方种植,而小麦种植也需要很多水。
可大明广袤的土地上,广大的西部、中部地区,都是严重缺水的。还有滩涂、荒山等地形,都没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和小麦。
怎么办?
这也是大明极大影响粮食产量和人口的问题。
大明如今的耕地,大约总数在7亿亩左右,但拥有灌溉系统、水量充足的上等田地,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剩下的9成土地,都是中等、下等田地,种植传统作物产量很低。
但甘薯不一样啦。
甘薯属于耐旱植物,将他种植在干旱土地中,甘薯反而长得更好!
有了甘薯之后,大明那十分之九的干旱土地,立即变成了量产过200斤的高产良田!
而大明的粮食产量,一下子能有一个飞跃的提升。
徐光启抚摸着那颗甘薯,激动颤声:“严阁老,这东西对于我大明来说,无异于一场粮食界的革命啊。只要能引入甘薯,还有玉米等,我大明的粮食和人口,都将大幅增长!”
“.々好,我会安排人推广出去。”严嵩点头道。
严嵩如今开疆拓土,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他。
那就是大明人口不够多啊。
虽然在这时代的地球上,大明1.6亿人口绝逼算是最多的国家,但无奈严阁老不断开疆拓土,大明的领土增加速度很快。而严嵩还想将整个北美、南美和澳洲土地,都纳入大明的统治范围···
严阁老明里暗里,不断大量向海外移民···
这就造成了大明的人口入不敷出,不够使用啊。
如今,有了这种高产的粮食作物甘薯,严嵩担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甘薯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不需要占用很多的人力,就能自己(王了的)生长的很好。
甘薯只要及时种下去,给它浇点水,平时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顾,甚至不怎么用锄草,到了收获的秋冬季节,就能收获很高的产量。
这相比需要精心呵护的水稻和小麦,甘薯的优势无与伦比啊。
严嵩叫来了占城此地的大明官员,询问道:“这甘薯是怎么来的?”
那官员一脸懵逼,以为严阁老要追究他田地中长了这种“杂草”的过错,吓得跪在地上流泪道:
“阁老恕罪!下官不知啊。下官只知道,有些西班牙商人的夫人,似乎喜欢养这种南美的作物,作为观赏,似乎是他们经过这里的时候,无意抛弃或者掉落了些在土地上,就长了出来。”
严嵩点点头。
。。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