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声西击东 第295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是天泽,你们只能是适者—7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苏宁的观点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鲜的地方,充其量也就只是对当年皇甫嵩的一些补充,但皇甫嵩毕竟本身就是世家大族的一份子,所以,他的观点并没有流传出来,哪怕是为了维系世家大族的颜面,他也不方便将这些话说到外面去,但苏宁就不一样了,他对世家大族的深恶痛绝,源自上辈子对历史的研究,自从东汉末年豪强帮助刘秀成功登顶帝位之后,他们在地方上就拥有了很大的话语权,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豪强割据地方政权,导致皇权无法下乡的历史,一直延续了将近2000年,直到新中国成立都没有完全肃清。

    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了东汉末年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对抗,两次党锢之祸,以及汉朝衰微之后,地方势力的迅速崛起,揭开了混乱的序幕,更导致了在异族入侵之下,中华文明暴露出了太多的软弱之处,虽然说有恒产者有恒心,但拥有家业拖累的世家大族们,显然不可能像当年的春秋战国的义士那样,时时刻刻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在很多情况之下,都会将家族利益放在最前面。而异族只要举起屠刀,他们因为产业和家族的拖累,都会选择投降,如此一来。是当地政权的世家大族,本身就成为了一族的爪牙。于是,统治中原的异族,只要能够掌控住这些世家大族,也就可以确保地方政权的稳固,虽然他们也知道。我们只不过是墙头草,随时都有可能倒向他们的敌对方,但是,他们也可以选择降低对方手中的利益,许诺给世家大族,以换取他们的忠诚和付出。

    于是在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互相讨伐时,敌军攻击到己方首都,才会遭遇到殊死抵抗的情况,那是因为世家大族们,大都会在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当中,选择保全自己,只要谁坐上皇位,他们就向谁效忠,左右谁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又何必在这之前,就与强大的敌人拼个鱼死网破呢!这种不明智的事情如果做出来,那岂不是对不起他们家族数千年的智慧积累。

    门阀制度的弊端,其实不仅是把持学问那么简单,在关陇贵族集团崛起之前,他们是浮华风尚的代言人,腐化了固有的学问圈子,拉开了空谈误国的序幕。而在光荣贵族崛起之后,事情变得更加糟糕起来,原有的军事信仰和战争法则,也被对于肤浅的杀戮所取代,于是,整个唐朝的300年间,几乎就没有停止战争。国力鼎盛的时候,唐朝还可以将领土扩展到离海边远,但一旦内部矛盾激化,唐朝就迅速的陷入了土崩瓦解之中。内部矛盾激化的原因,就是世家大族对于土地的迅速兼并,导致底层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从而在叛乱发生的时候。不心甘情愿的帮助朝廷平叛。而一旦军事集团势力掌握地方政权,或者说形成这样的情况,以至于被某些人所借鉴,那么很容易就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就是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之后,一百四五十年间的悲痛根源。

    最终,中国历史用一场五代十国,彻底了解了世家大族对于地方的把控,随着宋朝大规模改革科举制度的开始,世家大族在学问上也不再掌握优势。从此中国历史上最多出现连续几代的显宦,当然它们撑死了也就只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大族。想要成为世世代代都显赫的世家,却已经是做不到的事情了。

    在之后的王朝,也就只有孔老二的家族,还能够用世家大族的方式存在着,在没有了世家大族的危害之后,从宋朝开始,也就只有不得人心的元朝,才活了短短100年,其他的几个朝代,至少也是奔着200年去的。

    解除世家大族这个历史毒瘤,中华文明浪费了将近1000年的时间,如果省去这1000年,直接将生产关系和社会阶层发展到1600年之后的近代,那对于中华文明来说,就将奠定巨大的领先优势。

    这是苏宁的愿望,他愿意为了这个目标,花尽毕生的心血。

    即便有些人不会理解,即便他不能向所有人说出所有的秘密,他也会尽其可能的,将自己可以为中华文明节省千年时间的理念,灌输到东汉末年的每一寸土地上。

    为此,他甚至可以放弃争霸天下的最佳时机,他要让那些割据地方的诸侯们看看,要怎样发展,才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更多的人认可,因为,在一个内部竞争的体系当中,优秀的人,很容易会被当成模仿的对象,一旦他的这个阳谋得逞,神州大地上,将到处出现她的种子,即便有后来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自己,并获得天下,他也不会成为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将自己的理念,成功灌输给天下人的成功者。后世的战争当中,军事胜利已经不再被看重,而价值观的输出,才是所有人最看重的。

    可惜的是,中国人不如美国人了解这种观念,他们没有如此积极的,让自己的观点走遍世界的各个地方,否则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发起大规模的向外拓展行动,那样的话,中国人的价值观,将随着中国人的文化以及中国的移民一起,散播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可惜的是,无论宋朝还是明朝,都错过了世界之王的皇冠!他们当时只需要伸出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成为世界之王,成为无可匹敌的世界性帝国!然而他们都错过了,可是这一次,苏宁不会错过,绝不会!

    为了达到这个美好的目标,哪怕真的有人站出来反对他,无论这个人和自己有多么亲近,只要他试图阻挡为中华命运之改变而定下的决心,那苏宁,就将用自己的铁拳将其击碎。

    杨阜也好,尹奉也罢,都只是跳梁小丑一样的存在。

    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都是比跳梁小丑强不了多少的存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们这样的历史人物,放在字里行间之中,或许还能算得上是一是英雄,但跳出历史书,环顾大气层,他们算个屁,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很不幸的是,他送您凭借超过1800年的见识,以及手底下来自五湖四海,遍及各个朝代的历史名人,还有那夸张的,甚至连地球文明都无法解释的系统等等超越这个时代的事物,已经能够将自己的作用,展现的像天泽一样。

    当本地的土质没面对他的时候,就应该拿出面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如果不能,或者不愿意,那么他就要清晰的告诉对方,我是天泽,你们只能做适者,或者是逝者。

    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阶层,不配还在东汉末年的时空当中浪费土地,消耗氧气,如果他们能够尽快消失,那么他们所占据的生存资源,将很快有新的阶层前来掌控,这意味着新的生产关系,将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因为有一双来自苏宁的大手,更加凶猛的掐死了他的阻碍者,而中华文明本身,可没有苏宁这么快的行动速度。

    只是不知道,谁是苏宁在下定这个决心之后,第一个找上门来挑事的家族。但无论怎么说,这第一场仗,她送某人必须打得漂亮,既要赢得让观众们心服口服,也要让观众们不寒而栗。

    只听他对那几个十一二岁的小朋友嘱咐道:“荀攸荀公达那边,还是要盯紧一些,最好知道他都拿了些什么书去。尤其是那些还没有经过本地化处理的书籍,里面牵扯到整个公司的秘密,如果落到荀彧他们家手里,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能知道他们拿走那本书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提前预防一下。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特别要紧的事情,所以你们也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心力,即便不知道,那也不要紧。总之这件事情不需要你们特别冒险,记住我说的这句话,千万不要逞强,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无论哪一个都是心狠手辣的,你们现在年龄还小,还不是他们的对手,等到你们长大了,自然就会让他们领教到你们的厉害了。再说了,这件事情其实也怪我,按说我本不应该将它们摆在藏书楼里,奈何他们当中,有很多书对我们都很有用,我原本打算着将他们本土化之后,就开始出版印刷,但出了这件事情,我只能用更加隐蔽的方式来完成本土化的工作了。”

    其实苏宁并没有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他其实早就猜到会有人对藏书楼里的书籍感兴趣,甚至故意的放出一些风声,说书里面有关系到凉州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的秘密。当然,那些被偷出去的书籍,并不是他刻意摆好的,因为他不需要在这个技术细节上做如此精细的优化工作。那些人在成功偷到来自后世的数据之后,竟然会拿回去精心研读,这时他们就将会发现一些秘密,尤其是还没有改动的纪年,会显露出苏宁的某些来历,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够顺利的发现这一点——毕竟书籍当中大多数都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只有一些历史书当中才会对公元纪年和传统纪年进行换算,如果他们不能发现这一点的话,就无法对其他书籍的时间轴,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他们一旦发现这一点,就会发现苏宁的来历,所以苏宁并没有一家太重要的历史书摆在唐书楼当中,至于其他类别的书籍,那也就无所谓了。

    但这种无所谓,也只是停留在策略层次上,他们所记载的内容,的的确确是关乎到凉州发展的秘密,只是,那些书籍当中的九成以上,都是用简体字写成的,在剩下的一成当中,都有九成以上,是用外语写成的,所以本土的士大夫们想要将它研究明白,恐怕还需要花上一点时间。

    在这些时间里,苏宁就足够了解他们的内心动向了,如果他们愿意留下,那苏宁自然是愿意接纳他们的,并且以后还有可能予以重用,但他们如若不愿意留下,那她苏宁也只能礼送他们出境,因为苏宁还准备把他们,当成是像其他事里散播学问和自己价值观的途径。

    这也是一种输出价值观的方式,虽然在表面上,他苏宁只是个大度的人,但其中的内涵,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苏宁会知道。

    当歌剧时代来临,苏宁在西北方耀武扬威,无人能敌的时候,这些人所带走的书籍,就会成为那些割据势力的宝贝,而这些人,也将会成为那些割据势力的座上宾,甚至是重要的谋士,乃至是核心的成员,如果他们能有这样的出息,那苏宁也是可以为他们高兴的,当然,他们决不能威胁到凉州的和平与安宁,否则的话,苏宁随时都会用最直截了当的手法,结束他们的生命。

    撇开书籍上的策略不说——毕竟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可能会在苏宁面前发挥它设定当中的作用,而目前苏宁需要忙碌的,其实是与书籍的制造和生产毫无关系的粮食问题。

    送走了孩子们之后,苏宁转过身来对贾诩说道:“我们大约估计了这次来缴获,即便算上那一大批宝藏,我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撑过明年的春夏之交,换而言之,即便这次我们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我们也仍然需要再筹集一批粮食。”

    贾诩皱皱眉毛,说道:“能够想的办法,我们都已经想过了,如今还有哪里能弄到粮食呢?”

    苏宁嘿嘿一笑说道:“我们当然还可以向朝廷求援了。”

    “可是陛下是个小气之人,几位宦官又和主公您矛盾重重,他们怎么可能会把粮食给咱们呢?”

    苏宁嘿嘿一笑:“不给,那才好啊!”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四国演义系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