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正文 第二百九十九章:所以要有科学精神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格物的学问,在此之前老者并不是没有听说过格物一词,究之格物一词是礼记之中。

    《礼记·大学》中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论人若欲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格物”是为基础之功行,是“大学之道”之始。“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

    然格物一词到底是何意思却少有人言明,古来众多学论对于这格物一词的都各有解释,分坛而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就连他自己也有一些不得其意,何为格物又何为致知。

    而其中所得又为如何?皆有不明。

    然近日眼前的这诸葛小友寄来的书信之中,对于格物一说却是提出了一个全然的不曾听闻过的解释。

    是格物为究物之理。

    主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而纠正人的行为。

    对格物一词做解之后,这诸葛小友的信文之中还提出了数个问题,何为气压何为摩擦力何为热传递。

    这些词汇他根本闻所未闻,而信中提及的,用于为之佐论的现象也让他惊疑。

    一者,炉中注水而烧,至水滚烫时,炉盖为动。

    无人触及,是何力让炉盖为动,说为气压,气之力。

    但是有何为气压,气之力又如何得见?

    二者,是将二书分页合并,页页相互交叠,执书尽力拉不得开。

    他自己试过一番,不过是书页交叠,薄纸之重却不知为何当真拉不开。

    此中之力称之为摩擦力,这力是什么,他又不能做解。

    三者,是架炊具之底烧于火中,之后手触器口能渐觉火热。

    火烧于底,为何上部也会发烫,称之为热传递,又是一个不能理解的词汇。

    这三者之问,有的就是日常所见,习以为常,只是从没有人纠其道理。细想才发现不知其根本。

    有的奇思妙想,让人诧异不解所疑。

    三者事物之理让人不得其究竟,却都隐隐之中让人觉得有规律之根本,而能得其中就能得格物之理,大学之道。

    老者在看过书信之后就是整日的思索。

    不是对着那烧滚的茶壶发呆探究气力。

    在那里“撕书”,观察炊具为证摩擦力和热传递。

    有所得,但不能明,百思不得其解,坐立难安。

    乃日夜兼程赶至南阳到了这在诸葛小友这里求解。

    老者将手中的纸放在桌案上,这正是少年写给他的信文,微叹了一口气。

    他此次是厚颜而来的。

    经过这几日的探究,他深知这格物之理的在重要性,不说其他,若是能得其中气压力,就将是一条大学。

    气无处不在,是力无尽,人如掌握其道,用之巧妙,就同掌握一股巨力于身。

    何况格物之中不当只是这一力而已。

    他能感觉的到,这将是一条通学大道。如此重学,他上门相求当真是有些厚颜了。

    不过奈何,他实在是想一窥大道。

    老者躬身执礼。

    “诸葛小友,老夫还请,求知一二。”

    见老人行礼,少年连忙起身让开,毕竟从学来说他是当不起这一礼的。

    苦笑了一下,站着说道。

    “徽先生,不必行此礼,亮不当受。”

    说着将老人轻轻扶起,才是坐下说道。

    “至于这格物之学我是从何而知,此事说来话长了。”

    目中露出了几些回忆的神色,白袍少年坐在桌案前慢叙道。

    “该是数月之前,春日急雨,夜里家里来了一位客人。”

    “我本以为只是寻常的客人,谁知她多有渊学,说是谢于留宿之情,予我说学。”

    “其中之学数多······”

    少年的叙说声不快,讲得明晰。

    房间地窗半开着,伴着少年的声音风从窗中透进,吹拂着墙上的画。

    直到少年说完屋外也已近黄昏。

    “如此那先生说等院中花树开始便会再来,临走前予了我一本书,让我观之。”

    “我观之其中方知格物,自不能明,那先生也已不知下落。辗转反侧,这才与徽先生为书,以求解。是亮劳烦先生了。”

    h2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