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根源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卡宴在前面路口轻巧的转了个弯,终于脱离了这从城郊一路过来坑坑洼洼的县道,驶上了宽广的新修柏油马路上,而此时窗外的景色也开始开阔起来,已然快进入市区了。刚刚听了张睿明讲了一路关于津药化工的看法,张擎苍却一直没怎么说话,这让张睿明心里有些尴尬,他倒是知道父亲是一个很沉得住性子的人,此时不发表意见,倒不一定是认可自己,但在他心里,却还是隐隐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同。毕竟不同于别的那些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家庭,父子之间的关系定位在张睿明这个年龄时,早就完成了强弱转换,当家人也换到了儿子身上。可现在张家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经济上还得依靠张擎苍的事业,这让张睿明在心理潜意识上还是一个未曾“接班”的继承人,还在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与接纳,在家里地位上,也还不是一个狮群的“狮王”。
张擎苍沉默了半响,才望着窗外的斜阳,缓缓说道:“你懂一点经济,但不懂中国人心……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那么单纯的一两个因素就能决定的,你觉得现在实体经济衰退,你王叔津药化工会到今天这个地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疯狂扩张,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房地产泡沫会到了如今这般危险的地步?”
为什么会任由房地产到现在这个地步?张睿明被父亲这个宏大的问题给搞蒙了,他脑袋里迅速转过几个想法,但都是吉光片羽、东鳞西爪的东西,不成系统,他担心贸然说出来,只会让老江湖的父亲发笑。
不等张睿明相出答案,张擎苍便自顾自说道:“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不喜欢看古书,以前还说我喜欢沉浸在这些个旧纸堆里,你哪里晓得这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老祖宗已经把我们民族的这些事都在那卷帙浩繁的文章里说透了,这国内的这些个事……说白了,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而我看啊,房地产会到现在这个地步,也是因为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
听到这,张睿明脑袋一下有些转不过来,他奇道:“中央和地方?这和房地产有什么关系?你是说土地财政?”
“没那么简单……”张擎苍声音有些乏力,今天送王英雄的这最后一趟,仿佛耗尽了他的心力,此时只是斜斜的躺在车后座上,闭上眼对身旁的儿子讲述道:“我给你简单说一下:你学过历史动不动?你也知道在我们国家1994年分税制之前,中央财政收入收入都是依靠地方先把税收收上来,再部分上交中央这样一个程序,对不对?讲实话,这个程序呢,倒颇为古典,基本上是延续了过往的一些办法,但是
这个收税程序呢,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财政主动权是掌握在地方手上的,而就导致了中央连年缺钱,甚至需要向地方伸手要钱来过日子,甚至逼的那时出现了拿枪的来做生意、沿海走水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中央都没钱到了这个地步。你想想,这样中央弱、地方富的时候,相当于古时哪个时候?”
张睿明略一沉吟,便马上答道:“大概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宋时赵匡胤初登大位时的情景吧?”
“对!”虽然没有明说,但张擎苍眼神里还是对儿子的敏慧表达出了赞赏。
“所以,国家在1994年的时候,当时朱相力排众议,铁腕般的大力推行了分税制改革,而当时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消费税,关税,增值税这些个最稳定,最大头的税种归入中央,由新成立的国税部门直接收取,再把一些像农业税、不稳定,数额不大的杂税划给地方。其实,就是将立法权、课税权和税款的使用权归属于地方政府的一类税收、税款收入按照管理体制分别入库,分别支配,分别管理。中央税归中央政府管理和支配,但是当时,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在里面,当时的商品房制度还未成熟,土地招拍也未成型,而且,土地收入占比在那时也并不大,所以,在制定分税制的时候,就将土地收入划给了地方,可谁都没用后眼睛,没有人会想得到,后来的土地经济会这么繁荣!”
张睿明心里一动,随着父亲的话语,他已经隐隐猜到原因了。
“而自从分税制开始实行后,在1996年,中央财政收入就增长了60%。自此,当时政府渐渐有了钱,才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后面的下岗潮,国企改革,入世等等等等,都是以这次的分税为契机,而且,从此以后,地方与中央的实力对比开始反转,力量格局开始迈入了新时代。”
随着这娓娓道来的叙述,张擎苍眼神在这黄昏中开始放射出光芒,仿佛其人也随着回忆,回到了那个蛮荒开阔,热血沸腾的年代。
“但中央是富了,地方却没有尝到什么甜头,随着地方政府的收入大幅减少,却同时伴随着日益成长的基建任务,可想而知,当时的地方财政自然捉襟。但也正是这个困局的出现,逼着地方政府开始寻求新的财富来源,就在这个时候,土地财政恰好出现在地方政府的视野里,正是烈火烹油,一下引爆了全国的土地招拍的热情,而当时的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就是当时那疯狂模式的缩影。”
张睿明脑海里瞬时被张擎苍的话带起了一段回忆,他隐约记得,曾经的海南岛,是一个比
深圳还有火热的经济特区,现在的不少地方大佬都从那段疯狂的时代里侥幸活下来的生存者。
而现在发生的一切,机会都在那个时代的海南岛发生过。
“我可以告诉你,现在我们国家这几十年的财富与进步,很大程度上,也是得利于这个发展模式:首先,政府通过卖地取得财政收入,而后开发商拿地,然后,这些个开发商将土地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以取得启动资金,再开工建设,接着预售楼花,就能提前回笼一大批资金,最后就是继续拿地盖楼……这就是一个大概的房地产项目的流程,现在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这个流程的不断循环,当然,规模有大有小,流程有玩的转的,也有玩不转的,还有绝大部分将这个流程循环玩到一半,因为政策、形势等等等等原因,中间断了资金,或者没拿到地,就断了链条,从此破产的,那这些人,我见得太多了。”
张睿明点了点头,他很赞同父亲的这个说法,他也亲眼看到过这些地产商的玩法,但他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为什么这些个银行会如此放心的将贷款贷给地产商,如今看来,这也是因为银行有地做担保,再怎么样也相信地价会一直上涨,没有风险隐忧,而相比起有土地这金贵抵押物的房地产商,像王英雄那样的这些个搞实体经济的企业家们,他们的场地大都是租的,前途是迷茫的,设备是在不断贬值的,形势是在不断恶化的,如果换张睿明自己来选,他也不会租给这些个苦苦挣扎的实体经济的小老板们。
“而同时,随着土地经济的红火,大老板有大老板的玩法,散客有散客的玩法,一些个老百姓发现干什么都不如买房赚钱,一些个脑袋灵活的就成了投机客,这些个投机客到处买房,然后抵押给银行,接着再继续贷款买房,疯狂加杠杆,但同时,他们的财富就像滚雪球一般,也是疯狂翻番,所以,你看看十年前的新闻,看看那些个没有限购政策的城市新闻,你稍微留心一点,只要当地报纸上出现了“温州炒房团”这几个词,那基本就标志了当地房价将迎来一轮*暴涨,而这些个“温州炒房团”,就是将散客玩法玩到最极致的那群人。”
张睿明点了点头,随着父亲的陈述,他抢先说道:“同时,因为全国的疯狂氛围,这时房子就变成了最值钱的资产,所以银行也乐意多做这方面的贷款……”
张擎苍点了点头:“对,到了这个时候,地方和银行、开发商、炒房团已经是铁板一块的利益同盟,一方面,房价是蹭蹭蹭往上涨,地方政府也有了钱,能够发你们这些个公务员的工资,可以搞基建
,修学校,建广场,大搞工程,而银行业乐的做房产相关的贷款,这里多说一句,在我看来,中国的房贷真是银行最好的业务,现在的群体思维模式下,基本上房贷等于零风险,极少有断供、抽供的,而且一供就是老老实实的供几十年,而且又有房子这样优质的抵押物,所以房屋贷款还真是银行最喜欢的业务。”
听到这,张睿明想起来不久前和唐诗想去排队抢房的那个夜晚,那群为了新房资格,连夜排队离婚的人们,那荒诞的时代,不也正是这种疯狂心态、群体思维的体现吗。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