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悲悯皇帝 (3)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刘娥在一旁静静聆听淳于婉云和真宗皇上对话,皇上说出“天明后朕要上早朝,让寇准和王钦若当着大臣的面摆摆他们各自的理由……”皇上这句话不是引起南北党争的导火索吗?刘娥在心中急剧地寻思着;这样一来朝廷南北大臣的斗争将会白热化,眼下强敌压境;我们内部先争执得不相上下,恨不能做乌眼鸡你吃了他吃了你……
刘娥是政治女人,被宋太宗敕令从襄王府赶走后;蜗居怡蜀苑认认真真读了几年书,将大宋以前每个朝代能看的书几乎看完;而悟出一个道理:王朝的争权夺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南北党争由来已久;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尽管武力征服了南方几个小国。
但南方小国像李煜那样有才华的士子车量斗载,对南方人不能做宰相的遗训耿耿于怀;暗中积蓄力量跟北方士子明争暗斗。
刘娥是蜀人,蜀地是北方还是南方似乎很难说清;但刘娥把自己划归南方人的行列,从心理上支持王钦若、丁谓这些南方士子。
南人和北人相争,互不服气;最初是从科举制度——状元开始的。
科举所考八股文代圣人立言,形式固定;科举使读书人把全部心力用在其上,以获取功名利禄为终生目标。
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径,站在金字塔尖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
而状元们籍贯的变化也反应了华夏经济地理格局的巨大变迁,以前状元主要出身于北方;伴随着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向江南地区转移,南方籍状元数额逐渐增加。
隋文帝开科举,隋炀帝设进士科;但华夏科举史上有名可查的第一位状元(文科状元)是唐武德五年(622年)的孙伏伽。
“状元”一词始于唐代,凡举人进京会试须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时人称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又称状头。
唐代一般不举行殿试,会试就是最后一次考试;所以状元就是会试第一名。
唐代状元并没有高出一般进士之上的特殊荣耀,也不为史书所特别记录;如王维、柳公权等人,史书中只称“中进士”,并不强调其状元头衔。
唐代状元含金量低,究其原因就是唐代的试卷不仅不糊名;考官还会根据考生的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决定录不录取。
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把平时写的一些最得意的诗赋文章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呈送给朝廷权贵或者社会名流,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
最有名的典故就是王维为了考中状元而博取太平公主的推荐,便在宴会上给爱好音乐的太平公主弹琵琶借机送上自己的行卷。
所以,想成为唐代状元不仅要拼才华更要拼关系;像王维这样的名门子弟优势相当明显,也得投靠太平公主这样的权贵才能获得举荐。
唐代的名门望族有“五姓七望”之说——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王维即是出身太原王氏。
这些名门望族无一不在北方,这也是唐代状元以北方士子为主的原因之一。
相比北方,那时的南方虽然有八王之乱后南迁的世家大族;水稻生产也渐成规模,但论状元数还是被北方碾压。
改变这一状况的是安史之乱,北方生灵涂炭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超越北方。
南方状元的人数占比也从安史之乱前的一成多上升到三成以上。
到了宋代,南方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宋初的时候通过大运河、汴河运达开封的南方漕粮为400万石,几十年后这一数字就增加至700万石。
而整个北方黄河流域运抵京城的漕粮只有200万石,由此可见南方的富足。
百姓生活富足,就要开始增加教育上的投入;这直接的后果就是整个北宋时期,南方籍的状元人数已能与北方并驾齐驱。
但北方还是领先一点,个中原因就是北宋初年的皇帝和宰相都是北方人;他们对南方士子多少还是有些偏见。
最偏激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他的遗训之一就是“南方人不许当宰相”,十足的“地域黑”。
同样不靠谱的还有他选状元的方法——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
但在开宝八年(975年)的殿试中,王嗣宗和陈识两人同时完成,同时交卷。
这下赵匡胤犯了难,沉吟许久;下令让两人在朝堂上摔跤,谁赢谁为状元。
这不是太滑稽了吗?滑稽的事情还不都是人干的?
圣命难违,王嗣宗和陈识干了起来;因为王嗣宗有点秃头陈识则头发茂密,陈识便被王嗣宗揪住头发摔倒在地;王嗣宗就这么中了状元因而被人戏称为“手搏状元”。
赵匡胤这么玩跟他行伍出身性情粗豪有关,但赵匡胤一介武夫却十分钟情于“文治”;在唐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作了两大改革。
一是废止了唐代以来的“公荐”制,考生再也不能从达官贵人以及主考官处获得推荐。
二是开启了殿试,进士们都成了“天子门生”。
这两大改革都能减少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主考官在评选时作弊;后来又有了“糊名弥封”和“誊录法”,这些举措大大增加了进士乃至状元的含金量。
唐代士人取得功名后还要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才有资格担任官职。
而到了宋代只要是进士五甲以上就可直接授官,而且升迁的速度和级别之高也是其他途径入仕的人所比不了的……
“六六你在想甚!朕说要上早朝解决寇准和王钦若两家的纠纷问题你怎么不吭声!”赵恒跟淳于婉云说着话,见刘娥低头沉思便就看向她问了一声:“莫非六六不赞同朕在朝堂上解决寇王两家的矛盾!”
“不不不……”刘娥慌忙站起身子向赵恒跟前近了几步道:“六六和淳于姐姐完全赞同皇上在朝堂上解决寇王两家的事,淳于姐姐你说是不是?”
淳于婉云嘿嘿一笑,道:“老身给皇上讲了那么多话,目的就是提醒他不要被王钦若的花言巧语所蛊惑;寇准是坚定的抗战派,朝廷一定要大力支持他才是!”
“看来姐姐对寇准还是偏向的!寇准在抗击辽国方面是坚定派,可他打击南方士子却是一把好榔头!”刘娥直言不讳地将自己想说的话讲出来,看向赵恒道:“六六刚才回想起南北两边士子之争的糗事来,却是太祖爷的杰作!”
伸长脖子咽咽喉咙道:“太祖有遗训:南方人不许当宰相。这已经很荒唐了!”
赵恒和淳于婉云见刘娥直言不讳地讲出太祖爷荒唐的话,面面相觑愕然不已;可是现在是在家中也就没有计较。
刘娥说完这句话咽咽喉咙道:“宰相从状元里面擢拔这是古训,太祖便设立了殿试选拔举子;规定凡参加殿试的举子要完成三个题目,谁最先交卷即为状元。但在开宝八年(975年)的殿试中,王嗣宗和陈识两人同时完成同时交卷;这下太祖犯了难,沉吟许久下令让两人在朝堂上摔跤;谁赢谁为状元。因为王嗣宗有点秃头,陈识则头发茂密;陈识被王嗣宗揪住头发摔倒在地。王嗣宗就这么中了状元,因而被人戏称手搏状元……”
赵恒听完刘娥的讲述扬声大笑,刘娥又道:“皇上你不要笑,大宋朝建国以来;太祖、太宗两位皇帝对南方士子打压太重这是地域黑,妾身还望皇上仁慈一些;南方士子北方士子不都是皇上的臣子吗?”
“六六讲得好!”赵恒神情亢奋地拍起手来:“朕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六六一提示更就有了信心……”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