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04)艰难的筹划(上)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清晨,当金色的阳光漫过东边的山梁,爬上高大的城墙,斑斑驳驳照亮城里的大街小巷的时候,商成早已经坐在提督府西跨院的公廨里办公了。眼下,他已经处理完好几份比较要紧的公文,正紧蹙着眉头伫立在墙边木架上的燕山地理舆图前。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棂投射进来,在屋子里拖出长长的光柱;一颗颗细微的浮尘在光柱里上下飞舞。因为太出神,他长久地伫立不动,看上去完全就象一尊沐浴在光影之中的雕像。
他正在紧张地思索着北方的事情。
开春以后,留镇和如其就发现,在两处军寨对出的草原上出现了以家族为单位的零星突竭茨牧民。因为当时卫署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战后重建上,而突竭茨人的活动范围距离驻军哨所又比较远,所以商成要求两地驻军对此“严密监视谨慎行动”。此后两三个月里突竭茨人一直在缓慢增加,但草原人在刻意地和赵军保持距离,活动范围一直停留在赵军突击范围之外。显然,这些都是草原上的小聚落,从某种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他们或许还不是突竭茨族,根本没有能力对大赵构成威胁。军寨驻军也发现什么值得特别留意的动向。
进入五月,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如其寨报告说,突竭茨山左四部开始大规模向南迁移。随后,留镇和岚口也相继有了报告,阿勒古三部、左右大腾良部和纳罕王部也转移到燕山北口外牧场。自六月中旬起,常有数十上百人一股的突竭茨部族兵前进到一线烽火台附近进行侦察和试探。进入七月,突竭茨人的活动愈加频繁,几地的驻军都和敌人有过“接触”,互有点小伤亡,同时,离突竭茨东庐谷王的夏帐黑水城最近的留镇方向报告称,发现草原上有黑旗出没。
对于这个情况,商成早有预料,所以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突竭茨人去年冬天在燕山吃了那么大的亏,迟早都会来报复。就算突竭茨人不来,他早晚也会找上门去……
现在的问题是,如今采取主动的突竭茨人会怎么做呢?这一回,他们的东庐谷王又会使出个什么花样来呢?
他的目光久久地驻留在舆图的上方。那里是大片大片的空白区域,只标注着很少的河流山川以及微不足道的几个地名。但是这些地名异常地扎眼:莫干、阿勒古河、鹿河、黑水河、黑水城……
对他来说,黑旗和大帐兵一点都不陌生。黑水河上游的唐城,他也听许多人说起过。但是突竭茨人的东庐谷王却形象模糊,这个对手的出身、年龄、经历、性格、喜好……他几乎一无所知。这人完全就象个隐藏在雾中的谜一样难以琢磨。为了了解对手,他调阅过卫署收集的材料,也找朝廷申请过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令他失望的是,无论是在燕山卫府还是在兵部,他都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现在连这个人到底是叫格楞戎还是叫乌卜鲁都闹不清楚了,更不知道这人到底是突竭茨汗王的兄弟还是叔伯。他甚至都不能确定,这个东庐谷王和前几年同上任燕山提督李悭“打交道”的那个东庐谷王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资料太混乱了。渤海、燕山、定晋三卫各有一个卫府,也就各有一套情况系统,对人名地名的翻译定名也就“自成一脉”。朝廷还有兵部和礼部,他们也有自己的情况来源。真真假假的情报完全掺杂在一起,让他越看越糊涂。翻过几大本卷宗,他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是东庐谷王管辖的突竭茨左翼地域极大,东到渤海西到祁连山脉,几乎面对整个大赵的北边四卫。相对的,东庐谷王的权利也极大。另外,从去前年连续的两场战事来看,这个人在军事上很有一套办法,有耐心,眼光毒辣,善出奇兵,而且敢冒险;是很可怕的一个对手。
他唆着嘴唇,低垂下目光,瞳仁在眼睑后闪烁着深沉的波光。
他突然想起来很早的时候和张绍的一场谈话。
那时他刚刚假职不久,有一天,在谈完公务之后,因为有点余暇,就和张绍随便聊起了头年的北征。张绍认为,北征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朝廷识人不明,不该让萧坚出任燕山大总管一一老将军是能打,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上柱国挂念的是自己的一世英名,想的是身后令名,早就没当年千军踏破的气势,万事只求一个稳字,不仅大军行动缓慢,还舍不得放权,生怕别人冒进出纰漏,要不就是怕人抢了他的功劳,结果搞得将领们怨气冲天。老杨度自请去右路军坐镇,说是右路军情势危急,其实还是躲着他走的原因更多一些。兵败黑水城之后讨论突围的方向时,就有不少人提出向东走白狼山口,和杨度的右路军靠拢,也是因为他死活不同意而只能作罢。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向东走路程要多出一半,粮草接济不上怕引起队伍混乱一一说穿了,还是一个“稳”字。事实上,东边才是正确的方向一一莫干突围时杨度已经打到白狼山口,要不是有右路军在后面拖着,突竭茨人不敢放胆追击,只怕十个萧坚也逃不回来一个。
他当时笑眯眯地给张绍一个评价:事后诸葛亮。
他记得自己在莫干时就提出过向东走,但是向东和右路军汇合,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确实是个大问题。右路军急着来救援,绝不可能携带大量的粮食,中路军突围是为了找条生路,也不可能把囤积在莫干的粮食都带上,要真是东去,那才说不定是场大灾难……
张绍翻着眼皮问他:“那你觉得咱们输在哪里?”
“输的地方多。开战之前后勤辎重准备不足,是一个原因。大军已经抵达黑水城下,物资还在从中原过来;燕山境内两个大库一个在屹县一个在燕州,离黑水城千里路程,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耗在途中,这样的仗萧老将军怎么能快得起来?李悭的左路军和中路军之间衔接不上,让敌人钻了孔子,是一个原因;但是也要看到,两翼进展缓慢也拖累了大军的前进速度。”说到这里,他停顿了很长时间,然后才幽幽地说道,“其实,真要让我说,这场仗从一开始就很难打赢……”
他那时刚刚履任,是个既无威又无望的假职提督,顶多算个不怕死的匹夫,所以张绍也不怎么恭敬,带着一丝嘲讽问他是不是另有什么高见。
高识浅见什么的他是说不上来的。不过他在养伤的时候从卫府和行营里借了不少不那么机密的公文出来看,档案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渐渐地琢磨出一点东西。北征大军之所以败,原因当然很多,但是从根本上,战略意图和战术目的混淆不清才是最大的原因一一东元十九年的北征,大赵到底是要干什么?是要进行区域性的战略决战呢,还是要进行一次惩罚性的报复?假如是一次报复行动,那么就该以示威和无差别打击为主。这种行动不需要出动多么庞大的军队,从燕山卫军中随便抽调一两个骑兵旅就足够了。假如是区域战略决战一一时机是否成熟姑且不论,也有动摇统治基础和歼灭有生力量两种区分,前者可以用集中兵力攻克某个标志性的城市一一比如黑水城一一来实现,后者可以通过围点打援来完成。或者避开突竭茨人的主力,在山左四部或者大腾良部这些部族里挑一个软柿子来捏,务求一击必中杀一儆百,同样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听了他的看法之后,张绍有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商成认为,左路军的失败并不全然是李悭的责任,北征的战略意图不明确,战术目的混乱,才是失败的真正根源。既然要打黑水城,就该一鼓作气,不应该半路分兵左路;假如要想伺机歼敌并予敌重创,那么就应该围点打援,或者主动寻找战机。比如当时右路军一直在和山左四部纠缠,双方旗鼓相当斗得难解难分,假如此时大军按兵不动而由渤海卫派出一队奇兵去抄山左四部的老巢,那战果就不用说一一必然是辉煌无比;而且右路军大胜之后也能腾出手来威胁黑水城侧翼……
当然了,这只能算是两个人私下里的谈话,并不是朝廷对北征的真正总结。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朝廷对北征也没有给出一个最终的说法,只是处理了一批与此有关的将领而已,李悭被充军,杨度被解职,萧坚赋闲,一大批将领被撤换……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