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第一卷 第六百六十三章 晋六卿之战(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但是那些天的经历却令赵鞅感到十分担心。原来邯郸午的态度十分暧昧,暧昧的原因并不重要(赵鞅也不关心);赵鞅曾旁敲侧击地试探过他几次(如果他与范氏发生冲突,邯郸午会帮助谁),但是邯郸午好像根本不理解他的用意,无论怎么暗示就是不表态。

    事到如今,赵鞅认为可以回师了——他不想在把卫灵公逼成晋国的敌人之后再把他逼成自己的敌人。但是他还需要做一件事,以便把逼反卫国人的责任转嫁出去。他派使者去见卫灵公,明知故问地询问他为什么背弃联盟。

    卫灵公派使者答复道:“赵孟还是问攻城第二天领头站在城下的那个傻瓜(涉佗)吧!寡君之所以留下他一条性命,就是打算请大国追究他与另一个傻瓜(成何)的则任。”

    赵鞅回国后向晋定公汇报了情况,晋定公马上下令拘捕两人。涉佗束手就擒;成何的消息比较灵通,他赶在抓捕行动开始之前逃出新绛、跑到燕国去了。

    晋国人希望把那名“破坏两国传统友谊”的罪魁祸首交给卫国人处置,以换来对方回心转意。但是卫灵公用尽浑身解数、冒着事败身死的危险才摆脱晋国的控制,又怎能仅凭晋人的三言两语和一名小人物的性命为代价而回心转意?卫灵公断然拒绝了晋国人的请求,晋定公盛怒之下便将涉佗处死了。

    赵鞅回师后,邯郸午却没闲着。他私下派使者去见卫灵公,要求他给自己一个说法,以避免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就像笔者前面说的,卫灵公只是憎恨晋国公室,却不拒绝与晋国大夫建立同盟关系。卫国人(也包括齐国人)认为最大的威胁就来自邯郸,如果能够与邯郸缔结和平协议,国家的安全压力会大幅度降低。

    卫灵公大喜,但是他认为不能绕过齐国单独与邯郸媾和,于是又把齐国人拉进了。齐国人也很高兴,三方非常顺利地达成了和平协议。这个协议是三方互相妥协的产物,也达到了三方共赢的结果,但是对新绛政权却是不利的。因此三方都对协议内容秘而不宣。

    协议中约定卫国拿出五百户人口做为进攻伍氏城给邯郸造成的损失。五百户不是小数目,人口的迁徙和安置都是大工程,这个行动是无论如何瞒也瞒不住的。

    前面说过,齐景公在占领夷仪后将当地人迁到了齐国境内,他后来又将两个小邑连同人口送给卫国。邯郸午所要求的五百户实际上就是齐景公送给卫国的夷仪人。

    士鞅去世后,赵鞅升任亚卿,官居中军佐。此时赵鞅开始展示出他那与生俱来的强悍性情和独断专行的霸道作风。

    邯郸午对赵鞅的忌惮迫使他秘密地将此事向舅舅中行寅做了汇报。

    中行寅却不以为然:中行氏的势力远大于赵氏;如果再加上范氏,两家军队完全可以从赵氏封地上碾压过去,将它变为寸草不生的焦土废墟。他安慰外甥说:“你完全不用担心,只要经营好邯郸就可以了;新绛这面有舅氏在,他赵鞅就算升为中军将,我该修理他也绝不会手软。”

    有了舅舅撑腰,邯郸午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他后来把五百户安置在靠近齐国边境的东野城。

    邯郸午有个兄弟名叫邯郸凯,他的母亲是卫国人。邯郸凯臃肿肥胖,长着一颗大番薯似的脑袋,眼睛很小却生着两张大眼皮(如此显得眼睛就更小了),塌鼻子,牙齿细而碎,大而臃肿的下巴挤出好几层,头发胡子发黄而稀疏;平日里说话如太监一般气若游丝。

    那个家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常年的的好吃懒做使他养出一身“妇女肉”。邯郸凯天生擅长奉承人,总是能把人哄得舒舒服服的。他没什么架子,结交面相当之广: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都有朋友。他似乎也没什么非分之想,也从不拉帮结伙,跟任何人都不远不近。

    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禽兽无害的人物却怀着极大的野心——夺取邯郸大夫的位置;当邯郸与卫国秘密媾和之后,那个罪恶的欲念就变得更加强烈了。

    天下没有不传闲话的嘴,邯郸与齐、卫之间的秘密终于传到赵鞅耳朵里了。赵鞅又惊又怒,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邯郸午已经背叛了赵氏,倒到中行氏那边去了!”

    但是关于这个猜想,赵鞅手中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证明(但是没关系,只要邯郸凯在,罪证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赵鞅问董安于自己应当如何处理此事。董安于说:“臣以为目前看来还是以冷处理为好;午毕竟还没有公开站到中行氏一边,主人如果采取过激手段,就真的把他推到对立面上去了。主人可以发布一道命令,令他把那五百户迁到晋阳来。此事如能顺利完成,就让它过去吧!”

    赵鞅强压住怒火,马上派人到邯郸去,要求邯郸午把人口送过来;此时已经是鲁定公十三年(BC497)春。

    邯郸午接到命令时感到有些无奈,他不敢违抗宗主的命令,只得命东野城的行政官把人口集合起来准备迁徙。

    这时邯郸凯冒出来了,他当着邯郸午和很多人的面不无忧虑地提出:“那五百户表面上是卫国人送给咱们的赔偿,实际上是双方结盟的保证;不仅如此,里面甚至还有齐国人的影子。兄长把人口送到晋阳去,就相当于撕毁三方盟约,并与卫、齐绝交,必然重启战端。所以兄长还是慎重行事为好。”他的这番切中问题的关键之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担心,因此引起了在场者的强烈共鸣。

    面对族人、官员的普遍质疑,邯郸午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应当如何是好。其他人除了发牢骚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邯郸凯建议道:“公室已经报复了卫国,却没有报复齐国;而东野又与齐国交界。我们不如以公室的名义从东野入侵齐国。当齐国人出师作战时,我们就借口把那些人迁入内地。如此卫国人就不会有意见了。”

    在场者都认为此事可行,邯郸午马上下达了征兵令。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子午春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