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触头的诏书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杨国瑞瞥了一眼小太监怀里的木匣。他道:“阁老是内阁首辅,诏书虽在咱家这里,但该如何公布,自当是阁老来办,咱家一个内廷之人哪里好指手画脚。”
听到这话,钱谦益脸顿时黑了下来。
这是想把他这个首辅推出去堵满朝文武的嘴。
“诏书就在这里,阁老是带回去,还是暂时留在咱家这里,待下一次朝会再拿出来在朝中宣读?”杨国瑞笑眯眯的说。
钱谦益黑着脸说道:“诏书既然在公公这里,就公公来宣读吧!”
说完,他直接站了起来,转身便走,一刻也不想再面对杨国瑞那张恶心的脸。
哼!
“小李子,去送一送钱阁老。”杨国瑞嘴里轻哼了一声,随意的对一旁的小太监吩咐了一句。
一个连朝中官员都约束不住的首辅,也配来拿捏他。
叫小李子的太监一路跟着钱谦益来到了一处殿外。
早已等候在此处的史可法等人见到钱谦益归来,立刻迎了上去。
钱谦益扭头对跟来的小太监开口说道:“你也送到了,可以回去了。”
“是。”小太监应了一声,旋即双手托起怀里的木匣,嘴上说道,“阁老,这是公公让小的带过来交给您的。”
说完,木匣被托举到钱谦益的面前。
看到木匣的钱谦益气的鼻孔里喷吐出两道粗气,恼火道:“本阁早已说过,这个东西本阁不会要的,拿回去!”
木匣里的诏书就是烫手的山芋,他才不会替一个宦官去擦屁股。
“东西给阁老您放这了,小的告退。”小太监弯腰把木匣放在地上,转身快步离去,丝毫不给钱谦益出口留下的机会。
见到这种无赖行径,钱谦益气的抬腿想把地上的木匣踢飞出去。
不过,想到木匣里装有的东西,不得不收回刚刚抬起的脚。
“什么东西呀!惹得阁老这么大火气。”钱士升嘴里说着,人走了过来,弯腰把地上的木匣拾了起来。
同时,他又道:“下官还是第一次见到宦官主动往外送东西,看来还是阁老的面子大,连宫里的宦官都要小心伺候。”
哼!
面对钱士升的阴阳怪气,钱谦益嘴里冷哼了一声。
木匣已经到了钱士升的手里,他知道再想阻拦也没用了,想看就看吧,反正迟早也会知道。
手里拿着木匣的钱士升扭头看着钱谦益说道:“阁老,需不需要下官打开木匣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钱谦益没有搭理他。
钱士升也没有当回事,伸手去打开木匣上面的盖子。
木匣的盖子虚盖着,上面并没有锁。
用手往上一掀,便打开上面的盖子,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钱士升看到里面的东西先是一愣,但很快想到了什么,双眼冒出了亮光,直接伸手把里面的物件拿了出来。
至于那个木匣,都忘记用手去托了,使之掉落到了地上。
史可法与高弘图也都围了上来。
能从科举上一关关闯过,自然不是什么愚笨之人,当看到钱士升手中之物时,脑海中便浮现起了诏书的念头。
钱士升急忙忙的把诏书摊开,露出了里面的字迹。
“是太上皇的墨迹没错。”同样看到诏书上面字迹的史可法开口说道。
三个脑袋挤在诏书上面看了起来。
很快,三个人看完了诏书。
不过,相对于面色还算平静的高弘图而言,另外两个人的脸色全都十分难看。
“这不可能!”史可法脱口而出。
一旁的高弘图一脸嫌弃的看了史可法一眼。
刚刚还说出自太上皇之手,转眼就不承认了,不就说不合你的心意吗!
钱士升年纪较大一些,也相较稳重一些。
他看向钱谦益,问道:“阁老是不是已经看过了这个东西?”
嘴里直接用东西来指手里的诏书,虽然没有明言,明眼人都能听出,这是不愿意承认这份诏书。
“看过了,不仅本阁看过,魏国公也看过。”
明白他是何意的钱谦益,直接把魏国公搬了出来。
搬出魏国公不是为了吓退对方,而是提醒对方,知道诏书的人不止他们这几个。
果然,听到手里的这个东西勋贵那边也知晓,钱士升眉头皱了起来。
他们可以不承认这份诏书,但勋贵那边肯定有不少人愿意承认,一直以来魏国公那些勋贵都想要与虎字旗和谈。
“太上皇落入了虎贼手中,说不定这份诏书是虎贼的人逼迫太上皇所写。”史可法这时插言道。
同样,他也是不愿意承认这份诏书的人。
在他看来,与清国结盟共同对付虎字旗,对大明才最有利。
相较于清国而言,虎字旗才是大明最大的敌人。
“当初本阁那份诏书也可以是假的!”钱谦益没好气的看了史可法一眼。
心道,左遗直那么聪明的人,怎么有这么一个蠢弟子。
而史可法也是这时才想起,钱谦益能够顺利成为辅政大臣,也是靠了太上皇的一份诏书,否认了这份诏书,等于否认了钱谦益是大明的辅政大臣。
钱谦益虽然与他们有一点嫌隙,但终归还是文臣一脉,一旦钱谦益没了辅政大臣的身份,辅政大臣当中将再无文臣。
辅政大臣的位置上不能少了文臣。
钱士升脸色难看的说道:“阁老真准备把这个东西拿到朝堂上?一旦出现在朝廷,会有什么后果,阁老应该比下官更清楚!”
“你当本阁愿意接手这个东西吗?”钱谦益没好气的说。
哪里能够想到,杨国瑞这个死太监会一点面皮都不要,强行把东西塞给自己。
钱士升脸色阴晴不定。
他手里的这玩意一旦公布出去,肯定会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
现在他恨不得立刻毁掉手里的这个东西。
但他更清楚,一切都迟了。
要是没看过,还能不承认,早知道就不应该听到外界的传言就急匆匆的去验证诏书,而是先把与清国结盟的事情敲定。
只要与清国结了盟,这份诏书就算被拿出来,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远比现在拿出来强得多。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