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百六十八章 公羊的节日
广德皇帝生前曾言:
普天之下莫非民土,率土之滨莫非民仆。
在齐国,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茅草屋中也敢于对抗皇帝的权威。
他的茅草屋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秋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冬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皇帝不能踏进这所房子,皇帝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若让刘无忌等人占据京师,夺取皇位,重掌大权,齐人的这间茅草屋将不复存在,广德皇帝数十年改革大业亦将毁于一旦。
军屯制将重新恢复,集会结社言论自由将不复存在·····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田亩财产亦将被划为“官田”“官产”,失去保护,所有人及他们的子孙都将沦为奴隶。
意识到这种恐怖后果,各地民众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农民、商人、矿工、渔民,所有人拿起了猎枪,捍卫改革成果。
齐人尚武,广德皇帝并未禁止火器,因此民间火器持有量颇为可观,汉江渔民甚至在渔船上装备有火炮。
有了民众的支持,双方攻守之势很多逆转。
刘无忌自恃兵力雄厚,贸然与官军决战。
结果一败于襄城,二败于南漳,三败于宜城。
三败之下,军心涣散。
四月,戡乱兵马四面合围,将刘无忌困于宜城核桃沟一带。
叛军士卒多为北人,水土不服,连番惨败下,军心士气丧失殆尽,纷纷逃窜。
刘无忌亦胆战心惊,无力约束士卒逃窜。
四月中旬,叛军十去七八,只剩些老弱病残和太子死党没有逃走,总数不过堪堪万人。
刘无忌陷入绝境。
太子起兵以来,心心念念的,不过是恢复他爷爷刘招孙时代的集权统治,恢复皇权,裹挟亿万百姓,重新堕入地狱。
然如今的大齐百姓已不愿再回到从前,回到那个穷兵黩武、生而为牛马的时代。
所以太子的“靖难大业”注定失败。
五月初八日,刘无忌向东突围,在逃往谷城途中被部下当做投名状,捆绑押送天心城。
~~~~
烟尘滚滚的驿道上,鑑送太子的马车吱吱呀呀碾过一颗野草。
刘无忌披头散发,使劲摇晃着木栅栏,对周围兵士大声叱骂:
“放我出去!我是来靖难的!你们要干什么!”
襄阳总兵江百龄不无嘲讽道:“太子省些力气吧,明日便到京师了!有什么冤屈,去向陛下说吧!”
太子猛地跳起,扑向江百龄,被铁链紧紧缚住。
“你这狗贼,胆敢骗·····”
江百龄勒住缰绳,对卫兵道:
“堵他嘴巴。”
“江百龄!你是怕皇帝知道襄阳议和吧!····”
刘无忌话没说完,已被堵上马粪。
江百龄走到栅栏外面,不无威胁道:
“在这儿你直呼我名讳,本官不挑你的理儿,到了京师,再敢胡言乱语,便上疏皇帝,定你凌迟之罪!新皇帝可是从谏如流!”
刘无忌吐出马粪,继续怒骂。
江百龄松开捂住鼻子的手帕,一字一句道:
“大齐死难百姓何止千万,如今人人都想杀你,我若是你,就安安稳稳前往京师伏法,现在放你出去,怕是连个骨头渣子都不会给你剩下。”
刘无忌脸色大变,不再说话。
此次“靖难之役”,无数村庄被焚毁,无数百姓被屠戮,无数田亩陷入荒芜。
作为罪魁祸首,即便天授女皇能下诏赦免自己,天下人也不会放过他。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惊恐,默然蜷缩回堆满杂草的角落。
~~~~~~~~~~
天心城皇极殿。
刚刚结束早朝的女皇忽然收到兵部发来的塘报,女皇帝望了眼周围正欲退朝离去的群臣,忽然兴奋道:
“诸位爱卿,刚收到的塘报,宜城叛军已降,刘无忌被擒,此刻正由襄阳总兵官押解进京!”
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沉默片刻后,大臣们向天授皇帝贺喜,纷纷宣称这是广德皇帝庇佑,太祖皇帝显灵,天佑大齐。
待群臣一一向自己贺喜后,天授女皇环顾四周,群臣顿时安静下来。
“诸位,刘无忌叛乱已经平定,可是朕的这位兄长还活着,他是广德皇帝的儿子,是朕的亲哥哥,诸位说说,当如何处置此人!”
大家面面相觑,显然都不愿卷入皇室的争斗之中。
半晌过后,见还是没人说话,女皇只好将目光投向站在最前面的首相康光绪身上。
“首相。”
康光绪上前一步,小心翼翼道:
“陛下明鉴,刘贼弑父篡权,煽动叛乱,裹挟叛军,屠戮生灵!若不对此贼处以极刑,怎能告慰死难百姓!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大学士陈名夏附和道:“若无陛下英明神武,挽狂澜于既倒,先帝改革大业,就让此贼葬送了!若真是那样,臣等便是千古罪人了!刘无忌非死不可!”
“非死不可!”
两位大佬定下了基调,群臣纷纷进言,引经据典,扬言对刘无忌采用凌迟或是车裂。
可是大臣口中的那些酷刑早已废除,大齐是文明国度,不似前明。
天授皇帝默然望向群臣,久久无言。
从某种角度上说,女皇和她父亲刘堪性格迥异。
广德皇帝生性宽仁,在位期间曾经多次赦免他的姐姐——那个比刘无忌还要疯狂的帝国公主——哪怕刘雨霏接连犯下滔天大罪,刘堪还是将这个女魔头当成自己的家人,始终不忍加以诛杀。
而他的女儿,曾经出家修行、如今继位称帝的天授女皇,秉持的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行为法则。在她看来,刘无忌必须死。
女皇绝不会轻易放过她的兄长。
天下军民都想要刘无忌死。
当然,以女皇现在的权力来说,如果非要保全她兄长的性命,不是不可以。
然而女皇不可能颁发诏命,更不会放过这个十恶不赦的兄长。
对刘无忌的审判即将来临。
这将会是一场公开的、真正意义上的审判。
是为“公羊的节日”。
~~~~~~~~~
审判日期定在了天圣节,也就是太祖刘招孙生日腊月初八。
地点选在了左安门外广场上。
当天,左安门人山人海,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也包括些从前为太子效力的太子党人。
刘无忌被五花大绑绑在一根木柱子上,刽子手被没有因为今天的用户是重要皇室,而对犯人有所保留。
主审官为首相康光绪,天授皇帝没有到场给刘无忌送行。
在人声鼎沸中,穿过层层红色烟尘,康光绪想起了很多年前一位先贤的主张:
让大齐分裂为数十个小国,让他们相互攻伐,战斗不休,火器才能不断改进,官员才有底线·····此乃圣人之道。
这种分裂帝国、阻挠国家统一的言论,毫无疑问,受到了严厉惩罚。
太祖刘招孙仁慈,只是下令将其斩首,没有听从康应乾等人建议(凌迟处死。)
被刽子手提溜脑袋的刘无忌挣扎开来,大声喊道:
“广德皇帝驾崩前,对熙宁公主说了什么?你们难道都忘了吗!你们这群乱臣贼子!”
康光绪面无表情回道:“你也配提先皇!当日广德皇帝说了。他的女儿,也就是如今的天授皇帝,当为尧舜。
刽子手像提溜小鸡似得将刘无忌重新拎回到砧板前,正要扬刀,康光绪从监斩台上走下来,像是在看一件死物似得打量死刑犯。
“我才是大齐皇帝!她那个皇帝,是僭越的!”刘无忌语无伦次道。
康光绪抬头看他一眼,充满怜悯道:
“帝国还在不断生长,前途不可限量!而你,废太子,你却只想让大齐坠入黑暗,你给了大齐一种可能,前景最为黯淡的一种可能,这是本官和所有人都不允许的!”
“这就是杀你的理由!”
刘无忌虽然贵为太子,然而他和康光绪,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大学士说的话,他不愿听,也已经听不懂。
不过当听说真的要处死自己时,她不免不由震怒。
当年长公主刘雨霏发动叛乱,祸害天下,广德皇帝最后却赦免了她。
“为何她要如此心狠?”
“臣只是遵旨行事,至于其他,无话可说。”
刘无忌意识到自己死期将至,可是他不想死,他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天授皇帝在哪里?我要见她!她当初亲口说过不继承皇位,她·····”
康光绪打断刘无忌,一字一句道:
“今天是公羊的节日,是你的死期,今天,天下人都将看到背叛新政的人是什么下场。”
(本章完)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