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第342章 北方设省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苏河在乾清宫,翻看东北都督府发过来的战报。他喝了一杯茶,欣喜的说道:“苏虎打的不错,打得很不错。”
辽东这一战,基本把建奴的根基打掉了。
多尔衮和岳托带着数万八旗子弟跑掉。
但他们没有稳定的地盘,也没有大量的包衣奴才。
失去了稳固的根据地,东北都督府也会持续派兵进攻他们。
多尔衮和岳托,已经是丧家之犬,早晚有一天会被大华军队消灭。
收复沉阳城,这也解决了大华北部的心腹之患。
苏虎也按照他的吩咐,对建奴做出相应处置。
建奴现在做下的事情,就已经罄竹难书。
这些人口较少的异族,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固,恐吓人数较多的汉人。
他们所采用的手段都非常酷烈,动不动就会屠城。
建奴占领辽东之后,汉人人口只剩下不到鼎盛时期的五成。
这还是建奴在其他地方,掳掠了大量的包衣奴才。
苏河不止要让建奴这个势力消亡。
他还要让建州女真这个部落的文化和人种彻底消亡。
内阁和大都督府的官员,相继到达乾清宫,参加御前会议。
他们先讨论之前定下来的事情。
吏部尚书杜源,最先说道:“陛下,除了汉中、四川、广东等地。
这些地方,我们打下来的时间早,吏治体系比较完善。
这些地方的官员,到任之后,有老人带领新人工作,可以快速投入到工作之中。
其他地方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现在很多官职都是新设,官员们又是第一次接触这些职务。
都察院对官员的考核又极为严厉。
他们都不太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工作?
我认为国子监不教之乎者也。
教导官员们做实事,这个制度应该推广到各省各府。
让秀才和举人,参加工作之前,也能有地方培训。
还有一点,官员没办法自己雇用师爷。
政府分配的秘书与这些人格格不入。
他们之间的配合不太好,耽误工作。
甚至有的秘书,仗着自己资历足,故意不配合上官工作。
我建议恢复官员,选取自己师爷的权力。”
苏河听着吏部尚书杜源的话,这个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吏部尚书。
他对官场的一些事情,有着很清晰的认知。
苏河思考一会说道:“国子监下放这个事情,是很好的建议。
正好国子监现在的体制,也有一些僵化。
国子监祭酒蒋方鼎又准备外放为官。
这个时期,正好适合国子监改制。
国子监按照大学进行改制,国子监改为大华皇家行政学院。
由各省组成属于自己的行政学院。
在职官员或是预备官员,在职务晋升之前,必须去行政学院进修。
行政就是为官之道,我们科举考试考察为官之道那一科,改名为行政科。
让读书人加强对于行政的理解。
去年的恩科士子,到现在还有人,没从国子监毕业。
他们这些人就会死读书,今年的科举,行政科题目要更加贴合实践。
把一些书呆子刷下来,他们完全浪费进士的名额。”
苏河讲话的同时,礼部尚书宋康年拿出一个小本本仔细记载。
他没想到陛下讲着讲着,竟然讲到科举上面。
苏河说完之后看向王仲策,道:“王爱卿,你对于师爷这个事情怎么看?”
王仲策听到陛下的询问,他立刻给出自己的建议。
“陛下,师爷这个事,主要是配合上官。
两人必须要有一定的默契,这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
但之前由官员自己请师爷,这容易造成官员懒政,师爷也是贪污受贿的重点人群。
师爷主要目的是服务官员,根本不顾朝廷的利益。
我认为秘书这一职务改成师爷,让这个职位的官员,认清楚自己的地位。
但是师爷这个职位,依然由朝廷提供。
由朝廷发放俸禄,由吏部安排他们的晋升。
他的考核成绩与服务的官员有关,但他的晋升不能让服务的官员操纵。
师爷也必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
官员和师爷可以双向选择。”
大华王朝的很多制度,都是苏河根据后世的制度,一拍脑袋想出来。
有些制度运转很好,发挥出的能力远超苏河预料。
例如税务总局,只有这个衙门负责税收。
所有关于税收的责任统合在一起,能找到准确的负责人,监督也非常方便。
有一些制度,运转起来就磕磕绊绊。
之前规模太小,还看不出问题来。
一旦放到全国,它们不适应时代,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就会及时进行调整。
苏河吩咐道:“就按照王爱卿的办法改进,由内阁督促实行,吏部具体负责这件事。”
户部尚书钱富文接着发言道:“陛下,下半年的财政审批。
我看到有一项科学院提交的审批,将会耗费大量的银币。
建设京城到通州的铁路,一公里铁路造价三万两银币。
这个修路代价太高,什么样的路,需要这么高昂的代价。”
钱富文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来了精神。
以他们浅显的学识,立刻就能琢磨出来,科学院这是虚报修路路价,准备贪污修路款。
大华皇家科学院一直直属于皇帝管理,任何人都无法插手。
他们把目光,都看向科学院院长田家鹏。
田家鹏这人很精明,但手段也太粗糙,科学院竟然用这种低劣的办法贪污。
每个人心中都很好奇,陛下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苏河语气平澹的说道:“这是一条实验性铁路,修建的价格非常高昂。
等到之后铁轨和枕木大量生产,铁路修建技术也取得进步。
铁路的修建成本,必然会降下来,我预计到时候能降到两万两银币一公里。
我认为这个价格很合适,等你们见识到铁路和火车,就不认为这个修建成本太高昂。”
乾清宫的官员们,听到苏皇帝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不相信。
建设成本这么高的路,真的能有用吗?
苏河把苏虎刚送过来的战报,递给众人观看。
军方的众人没有太大反应,他们只是认为苏虎又立下了功勋。
文官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对于建奴的惩处上面。
一次性阉割近万人,还有一千多名小孩子。
这是沉阳城内,只剩下这么多属于建州女真部落的人。
看着苏虎的动作,哪怕是十几万人,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阉割掉。
李志升有些不忍的说道:“陛下,皇宫之中已经不大规模招太监。
魏国公苏虎手段这么酷烈,一次阉割掉近万人,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他给国家制造了近万名太监。
本来这些人都是壮体力,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开采矿产,都能创建极大的价值。
阉割之后,就没办法承受重体力工作。
魏国公这么做,也会让逃跑的八旗兵下定决心与我们死战。
必然会增加前线士兵的伤亡。”
苏河摆了摆手说道:“这不是魏国公自作主张,这是我吩咐魏国公执行的刑罚。
建奴自作孽,不容饶恕。
与他们犯下的罪行相比,这种刑罚根本不重。”
苏河直接堵住这些文官的嘴巴。
他没有把处罚放在御前会议讨论,直接命令苏虎执行相关处罚。
就是这些文官“心善”的表现让他感到不适,他们对异族作恶的宽容度,实在是太高了。
王仲策为了缓解乾清宫的气氛,他开口说道:“陛下,建奴主力被灭之后,北方已经没有大规模的势力。
我们应该在北方设省,治理北方各省。
之前各朝各代,只是粗放式的统治。
内阁认为,应该把北方地区纳入到本土,派遣官员统治这些地方。”
苏河早就有设置北方诸省的计划。
北方地区设省,也是告诉所有人,这些地方属于大华本土,不会进行分封。
他向前方指了一指,麒麟卫的士兵立刻把大地图搬了下来。
“我在之前也思考过,北方各省的地域划分。
现在北方大部分都是深山老林,辽东省是人口规模最大的省。
经过简单的统计,现在辽东省的人口,还没有京城的人口多。
今后北方各省定为边塞地区,这里也作为改土归流移民和流放罪犯的安置地。
我已经初步划分北方诸省的地域,你们看是否合适。”
王仲策看向苏河划分的北方诸省。
他第一个印象,就是北方诸省的地域,实在是太大。
整个黑龙江流域附近的地区,全部被划分为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西至大漠,东至鲸海,北至库页岛,它是面积最大的一个省份。
辽河以北,黑龙江以南,被划分为吉林省。
辽东省面积也有所扩大,向西囊括察哈尔部落等漠南蒙古东部地区。
东北三省加一起的面积,几乎能和大华现在的领土相比。
河套省以东,辽东省以西,漠南蒙古传统地域,被命名为漠南省。
漠南蒙古以北,北海以南,乌梁海以东,黑龙江以西的广大地域,被命名为漠北省。
北海这座北方最大的湖,苏武牧羊之地,周边大片地域,被命名为北海省。
现在除了漠南省和辽东省,处在大华王朝的控制治下。
其他地方通过林丹汗转达他们臣服,只是名义上的统治。
王仲策看着这几个庞大的省份,他提出建议道:“陛下,北方这几个省份,占地面积是不是太大了。
黑龙江一个省,他就比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这五省加起来还大。
这么庞大的地域,从一边跑到另一边,都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不利于管理。
我们方便管理,都把湖广和南北直隶分割。”
苏河看着这几个北方庞大的省份,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北方诸省属于边疆地区,我也想向中原地区那样划分北方诸省地域。
只是现在汉人人口最多的辽东省,人口也才几十万人。
庞大的黑龙江省,一万汉人都没有。
没有人口,省份设置的太小,提供那么多官员岗位也没有必要。
全国科举每年录取的进士固定,让这些省份多占一些进士名额,也没有必要。”
苏河这句话一出,让所有文官都记起,大华王朝的科举,进士有保底名额。
北方划分太多省份,那就会抢占其他省份的名额。
内阁大臣李志升赞同道:“地广人稀,北方诸省划分这么大地域,那也比较合适。”
他们讨论完北方诸省地域范围。
内阁又推荐各省巡抚,交给皇帝陛下选择。
现在北方各省实际控制地区,只有辽东省和漠南省。
其他省等军方军管结束,再派遣巡抚。
陕西巡抚曲向阳调任辽东巡抚,国子监祭酒蒋方鼎接任陕西巡抚。
户部左侍郎张光汉,任命为漠南省巡抚。
商议好各省巡抚的安排之后。
首相王仲策汇报道:“陛下,乌思藏诸部上表内附,我们是否同意。”
苏河直接询问道:“乌思藏诸部上表内附,他们是想维持原有的制度不变。”
王仲策点头说道:“没错,乌思藏诸部想要继续维持,乌思藏地区****的制度。
当地寺庙作为封建主,继续统治农奴。
我们内阁一致意见,不建议朝廷答应乌思藏诸部的请求。”
苏河一拍桌子,愤怒的说道:“这绝不可能,我们在西南地区付出那么大代价,也要进行改土归流。
只是镇压土司的叛乱,就有数百起之多。
给予乌思藏地区僧侣特殊待遇,其他地方的土司会怎么想?
我们刚刚设置北方诸省,蒙古人也要想获取更多的权利,我们答不答应?
大华王朝坚定执行改土归流,不会有任何折扣。”
苏河转头看向李凤鸣问道:“西南都督府第二军的陶桂帆,他统领的高原军队,训练的怎么样?”
李凤鸣听到苏河的问话,他立刻回答道:“陶桂帆已经带领军队,进入到朵甘地区训练。
正是由于我们大军已经进入乌思藏朵甘地区,这些人才会与我们接触。
朵甘地区,已经完成改土归流工作。
军队在当地招募百姓,组成了可堪一用的部队,他们能适应高原地区险恶的环境。”
苏河一直关注陶桂帆这支军队,他让李凤鸣说出来,就是说给这些文官听。
军队才是最大的保障,只要有强军在手,就不用担心地方势力。
王仲策听到李凤鸣介绍完,他心中的担忧才算解除。
“陛下,我们要在乌思藏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要注意这里的宗教,佛教已经深入人心,不适合进行大的改动。”
苏河笑着说道:“关于乌思藏地区,必须完成改土归流和政教分离工作。
当地的寺庙,只能作为宗教场所,不能由他们继续统治当地的百姓。
乌思藏和蒙古地区的活佛转世,必须由朕来决定。”
苏河确定大华王朝关于乌思藏地区治理思路。
他让内阁完善相关的制度。
同时命令陶桂帆,正式进军乌思藏核心地区。
这些僧侣没有认清楚现在的情况,就用军队让他们认清楚。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