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正文卷 第四百一十章 谁才是最强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一望无际的荒野,人们游牧而生,饮羊奶解渴,奥巴和众台吉,领着千余草原勇士,跨越了千里。

    越接近南方,河流就多了起来。

    乃至抵达辽河套地区,大的河流就有绕阳河,柳河,秀水河,巨流河。

    金江镇现在的实力,有没有超过蛮族老奴时期的巅峰?

    长途漫漫。

    台吉们骑在耐力优良,适应能力极强的草原马背上,舒展各自的想法。

    “平辽侯数次打败蛮族,采用的是计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要是当初硬碰硬,铁定打不过老奴的。”

    奥巴身侧的图美台吉,鄙视的说道。

    “老奴在萨尔浒之战时,不也是用的计策吗,趁着周军分兵,各个击破。”

    另外一侧的布达齐,不认可图美的说法,随后继续说道。

    “当初平辽侯势小,老奴多次攻打金州,皆大败而归,可见金江军还是不弱的。

    传言老奴都死在金江军手中,且如今围困蛮族都城,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他能打败蛮族,说明他的实力,已经超过了蛮族的鼎峰时期。”

    其余的台吉们,有的赞成布达齐,有的认可图美。

    听起来他们在闲谈,实际上关乎此次去沈阳的大事。

    林丹汗肯定会卷土重来的,不会放任科尔沁自立,科尔沁不愿意被其统治,那么金江镇的实力,就是众人心中的天平。

    金江军实力超过蛮族,台吉们就会支持奥巴,反之则不然。

    因此。

    奥巴闭上嘴巴,任由众台吉们发表各自的意见。

    他的面色看上去和以往一样的平静,实际上紧握缰绳的手,表露出了他内心的紧张。

    台吉们可以投降,他是无法投降的。

    因为他是巴图鲁汗。

    当初老奴强硬的逼迫他称汗,就是打消了他的侥幸,断绝他的后路,只能强硬的对抗察哈尔。

    明知道老奴的阳谋,当初形势逼人的奥巴,也只能乖乖上钩。

    “不一样。”

    图美知道自己的话,会引起奥巴的不满,但是为了部落,该说的话他必须说。

    哪怕不归顺林丹汗,也要让台吉们有清晰的认知,不要做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他不顾奥巴的脸色,强硬的说道。

    “老奴死的时候,蛮族仍然能独自对抗所有的势力,乃至皇台吉继位,实力肯定是弱于老奴的。

    就算如此。

    去年也是周军,喀尔喀部,哈喇慎部,敖汉部,朝鲜军,金江军联合打败的皇台吉。

    当年的老奴,带领八旗军,可是独自打败的众多联军。”

    “图美台吉说的对,金江军虽然现在打败了蛮族,但是实力仍然不如当初蛮族的巅峰时期。”

    图美台吉说的一针见血,很多台吉都附和点头。

    老奴带领的八旗军,打败了联军。平辽侯带领的金江军,联合打败了蛮军。

    见众人的神态,奥巴开始着急,嘴角动了动,忍不住要反驳,被布达齐的眼神阻止。

    此时要是奥巴下场辩驳,不但无法说服台吉们,反而会让台吉们更倾向图美。

    奥巴是巴图鲁汗,众人的大汗。他的话,可以让众台吉闭嘴,但是无法扭转人心。

    “老奴带领的八旗军,征伐一生,才创下偌大的基业,可是你们要想到一点。

    平辽侯只用了八年,就打败了蛮族,而且平辽侯才不到三十岁。”

    此言有理。

    获得了不少台吉的认可。

    但是老奴吞并了叶赫部,打败了科尔沁,打败了喀尔喀,打败了大周,打败了朝鲜。

    平辽侯只打败了皇台吉。

    图美仍然不认可布达齐的观点,不过他警醒众台吉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不再和布达齐争论。

    布达齐是奥巴的结拜安达,两人关系非同,想要说服布达齐是不可能的。

    再继续争论下去,自己就真的得罪了奥巴。

    众人一路不停,已经抵达法库,百里外就是长城,经过长城后,不到百里就是沈阳城。

    为了迎接科尔沁草原的台吉们的到来,军司决定送上一场大戏。

    这场大戏。

    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以及一些风险,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功。

    最重要的是,需要承受一些额外的伤亡。

    不过军司认为,这场戏有必要唱起来。

    因为包括谢友成,都觉得是值得的。

    蛮族除了沈阳城中的精锐旗兵,和精壮的蛮丁,剩余的人口,为了保存实力,只分为了两部。

    一部留在铁岭,开原,昌图一带,一部退回奴儿干司,在赫图阿拉城一带。

    前者交给了多尔衮,后者交给了豪格。

    奴儿干司不提。

    受到大汗托付重任的多尔衮,知道大汗采用汉人的计策已经失败,没有了计划中的援兵。

    城阳成为了孤城。

    因此他多次带领不多的骑兵,闯入蒲河一带,想要牵制金江军的兵力,为大汗减轻压力。

    多尔衮年轻,威信不高,不像其他的兄弟代善,莽古尔岱等,能威胁皇台吉的地位。

    前番独领一军时,在大辽河对抗哈喇慎部,虽然也有犯错,但已经崭露头角。

    是蛮族年轻子弟中的翘楚,所以皇台吉重用了他。

    保持了来去如风的优势,虽然没有占到便宜,却也没有被金江军的骑兵围住。

    负责北门的是朱秀。

    因此调来骑兵营,追歼多尔衮。

    面对金江军的骑兵营,多尔衮没有正面抵抗,而是继续分兵,采用小规模骑兵突入。

    在沈阳北方一带,打起了游击。

    多尔衮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朱秀,可不是一般人。

    朱秀担任一方大将多年,是将军最信任的领兵大将之一,性格极其稳重。

    所以唐清安才把形势最复杂的北门,托付给了朱秀。

    朱秀哪怕面对的对手,并不是蛮族的积年老将,而是不知名的小将,也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得闻有的小部失利,也不急不躁。

    六千金江军的骑兵,在他的调度下,已经悄然北上,形成一张密集的网,有条不絮的展开。

    多尔衮亲自率了一部,其他两名老将各率一部。

    其中一名老将,是金江军的老对手,当年在齐木城,和总兵彭大海打了个平手的阿骨。

    数百名蛮族骑兵,遇到了一支金江军。

    阿骨欺负对面的金江军骑兵少,多次准备冲撞对面的阵营,不过因为对方车阵已经展开,没有占到大便宜。

    “再打下去就不划算了,跟我转进。”

    观望了形势,担忧对面的援军,阿骨决定不再硬啃对方,而是继续寻找新的战机。

    他没有发现。

    抚顺方向的腰沟子中,隐藏的上千名骑兵,悄悄的看着他们。

    “头,打不打。”

    因为同袍伤亡而心急的李如靖,脸色焦急,但不敢轻动,悄悄的询问主将。

    “先看一看。”

    章毅不为所动。

    他率部北上之前,将军召他去亲见,谢司马在场,嘱托了他一番,有更重要的任务。

    此事很难办,他已经放弃了几次追歼蛮族骑兵的机会。

    当阿骨带着蛮族骑兵往西南而去的时候,章毅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就等这个机会。

    “嘚嘚嘚。”

    四面八方的骑兵越来越多。

    阿骨预感自己被埋伏了。

    返回的方向,各条道路上,都有金江军的骑兵踪迹,让他无法撤回去。

    仿佛在驱赶他往西边走。

    作为老将,他感觉到不对劲。

    但是他只有数百骑兵,而金江军骑兵太多,虽然知道不对,也无力回撤。

    南边是金江军的大营,在南下则是金江军的中军。

    用数百骑冲破金江军连绵的营地,他没有这种野望,知道那里是绝地。

    蛮族军力不多,经不起消耗了,一换一都换不起。

    为了保存手中的骑兵,阿骨知道,唯一的生路就是西边,从西边绕道返回。

    虽然他知道,那里肯定有未知的危机。

    ~~~~~~

    奥巴一行人,千余的草原骑手,由十方寺堡的金江军守兵放行,跨过了长城。

    在上榆林堡和平虏堡之间的道路上,发现了天际处的滚滚尘土。

    “有骑兵。”

    图美大喝一声,众草原骑士们,心中升起了戒备,会是谁呢?好意还是歹意?

    “应该是金江军吧,我们受平辽侯的邀请,应该不会出事。”

    奥巴肯定道。

    “不对。”

    天际线出现的滚滚尘土,越来越近,露出了蛮军的旗帜,布达齐惊讶道。

    “这里如何会有蛮族骑兵?好像在被人追赶?”

    ……

    “嘚嘚嘚。”

    阿骨看到前面科尔沁旗帜,立马醒悟了金江军的用意,原来如此啊。

    但是。

    身后的追兵追的很急,紧紧的咬住了他,他已经顾不上其他的形势,只能拼尽全力的逃跑。

    他看到了退到路旁的蒙古骑手们中的奥巴。

    奥巴也看到了他。

    两人见过多次的面,皆知道对方的大名。

    不过。

    两人没有机会交流。

    “砰砰砰。”

    骑着济州岛精心养育出来的战马,因为常年的精养,又有天然的牧场可以奔跑。

    马匹的肌肉和脂肪,保持了最具有爆发力的状态。

    比起蛮族物资短缺的战马,短途中跑的更快。

    靠近后。

    李如靖下令开火。

    随着三眼火铳的射击,蛮族骑兵后面的骑手们人仰马翻。

    阿骨知道到了该做出抉择的时候。

    下命一部分的骑兵继续逃离,他则亲自带领剩余的骑手,绕了一个弯,转身冲向李如靖他们。

    金江军的骑兵们,见对方突然转向,又冲向了他们,来不及换武器,把手中的三眼火铳掉了个头,成为了大棒。

    奥巴亲自去感谢,那不知名金江军小将提出的护送提议,然后走到了阿骨的尸体旁。

    看着额骨凹入,头盔无影无踪的阿骨。

    久久失神中。

    他已经猜到了,这是金江军送给他们看的一场戏,虽然知道是戏,但是效果仍然强烈。

    毕竟。

    亲眼所见一次,比听闻十次效果要更好。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