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667章 您这一下可给我把人得罪完了!【求订阅】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好啦,自己好好准备演出,给你的时间不到二十分钟了。”周顾蓝和宋軼互相抱了一下后,齐云成在旁边叮嘱。
二十分钟,不过一会儿的事情。
“我知道了师父,我尽量保持心态。”
赶紧看看自己的着装,周顾蓝在后台待了一阵子,大概离陶杨结束只剩下三四分钟的时候,终于去了侧幕。
她去侧幕的刹那。
郭得刚、王蕙、于迁三个人十分关心闺女,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她聊一下,反正让她别想那么多,完成三次表演就算成功。
媒体的报道、先生的目光千万不要去管。
真要去管,台子都上不去,今天熟面孔不少。
尤其郭得刚,说的话比较多。
谁叫这是个丫头,对于丫头,他这边总是有优待的。
毕竟女性干曲艺,比较不容易,还是学的鼓曲,妻子那边的东西。
“谢谢陶杨的表演,接下来请您欣赏京韵大鼓《花木兰》表演者周顾蓝,伴奏:……”
杨鹤同报完节目,多上来两位乐师试弦,西河大鼓一般只需要一位三弦,京韵大鼓不一样。
琵琶、四胡等都是常用乐器,所以这时候吴丽娟抱着琵琶也来了。
她也紧张,但坐在位置上后紧张少了大半。
坐着的,还有一位先生能稍微挡着一点自己,安全感十足。
再说观众又不是看他。
试弦发出几声动静,周顾蓝在掌声当中缓缓登台。
登台那一刻,台下议论声十足。
连前排上了岁数的杨绍华老先生都禁不住跟自己儿子说话,“哟,这是齐云成的徒弟啊,这么年轻,干什么的啊?”
“爸爸,咱们干嘛来的?听鼓曲啊,那她肯定唱鼓曲。”
“说的也是。”
两个人都是相声演员,用一口天精话交流,交流几乎都像是在说相声。
虽然他们对齐云成接触不多,可从网络上了解,再说跟郭得刚关系不差,所以理所应当来看看比较少有的鼓曲演出。
甚至老头还盼着来,实在好久没看见过这场面。
不止他们俩议论,其余人更是如此,尤其很多都不了解这一个鼓曲徒弟。
毕竟这是较大一次把徒弟推出去的宣传。
之前在小剧场说周顾蓝、捧周顾蓝,那影响力不会太大,这一次不同。
实属曲艺圈大半的人知道齐云成的鼓曲徒弟开小专场。
“真稀奇啊,齐云成才多少岁,鼓曲徒弟都开专场了。”
“没错,够快的。”
“德芸社收徒弟是不是越来越年轻,我记得那岳芸鹏也收了几个徒弟。”
“嗐,德芸社在这,能捧还不捧吗?流量大着呢。”
“看能不能捧出来吧。”
……
下面观众说什么话语的都有。
对于天津老少爷们来说,非得四十左右收个徒弟才正常。
但别说德芸,就是以前老先生,二十多,三十多收徒的都是一大片。
当然齐云成不能比那些位天赋绝好的泰斗或者大家们,只能说收徒不能局限岁数。
而听见下面的闹腾,今天极其好看,身着艳装的周顾蓝死死压抑着自己略微紧张的心,尽量保证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规范。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今天的专场一定要演好。
悄悄地做了一个深呼吸。
周顾蓝鞠躬说了几句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今天的演出。
演出开始那一秒。
全场的目光无疑不集中到她一个人身上。
年轻的观众、出名的演员、上了岁数的老先生都是如此。
她认识的亲人、熟人、老师、朋友更别提,除了看她就是看她。
无数目光的交汇。
而目光一多,人怎么可能没有影响,可来到舞台,来到话筒后、来到书鼓后的周顾蓝像变了一个人,有一股看不见的神在提着她。
然后鼓套子一打,这一股神瞬间释放给看着她的所有人。
有一种小小的冲击感。
就是一瞬间的冲击感,让每个人都了解,这姑娘以后在鼓曲界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演员。
为什么老艺术家的大鼓、表演让人感觉震撼,除了多年精湛的技艺外,便是他本身的精神气,让人觉得佩服和震撼。
而现在蓝蓝就有了一种认真对待曲艺的神,所以才都冒出这一股想法。
正因为如此,现场说话和讨论声渐渐变得少了。
都在注视着这一个孩子。
“文修武备造就难,丈夫事业有几人全~~
既不能笔削汉史声名振,必须要手把吴钩姓字传~~
……”
不一会儿唱腔出来,周顾蓝聚集到了更多的关注,尤其下面媒体,不断的在拍照。
看着媒体忙,齐云成轻笑,要是放在过去一个丫头开场子哪里会得到媒体关注,媒体都报道老先生哪哪开场子,哪哪演唱什么或者场场爆满的新闻。
现在一个丫头都这样,可见是变了。
“老公,蓝蓝台下挺紧张,台上就彻底好了。”
在上场门所有人都守着蓝蓝演出时,宋軼紧握着老公的手,贴在耳边说出这么一句话。
“有时候演员就这样,台下要死要活,到了台上脑子就换了一个档,换了一个人。说明蓝蓝的表演经验不少,身体都有了舞台记忆。”
“是啊,真好。”
真好两个字宋軼轻轻地说出来,一说出来,齐云成的心口跑过不少的暖流,没错,是真好。
就这样,周顾蓝在舞台上逐渐去完成自己今天的第一场表演。
学习鼓曲并不容易,吐字、言语表现、唱、按字行腔、气力气口、音韵美、以情带声,什么不得琢磨?
尤其基本功,只能硬学,硬练。
所以想要出来一个好演员很难。
而在唱完一段花木兰后,周顾蓝显然有了一些体力消耗。
唱二十多分钟大段,还要兼顾各种唱腔和表演,不可能轻松。
但因为年轻,很容易就缓过来,所以在热热闹闹的掌声当中,返场了一个小段。
小段结束。
便轮到张雅丽老先生上台唱京韵大鼓,他老人家上去,不少人欢迎。
年纪和技巧在这。
而先生上台时,周顾蓝好像把自己脑子用完了,整个人十分地迷糊。
都不知道刚才那段时间怎么挺下来的。
倒是不再伴奏的吴丽娟立刻从下场门那边绕过来,绕到上场门再抓着蓝蓝高兴道。
“蓝蓝,我觉得你刚才真的在放光欸,表演得太好了,好多人好多人看你!”
周顾蓝同样兴奋,一刻少女的心脏快蹦了出来,但嘴上回答的奇奇怪怪,“是吗?发光?有40瓦的照明灯亮吗?”
“有!”
“都达到了100、200瓦了。”
“太好了,应该能超过我头等那盏灯了。”
两个女孩子说话,齐云成站在旁边都理解不了这是在干嘛。
下意识开口。
“伱们以后说相声去吧。”
“好哇师父。”
刚才不让抱,现在周顾蓝抓住机会,立刻扑上去,“我早就想和师父说一段相声了,一定很好玩。”
“别想了你。”
齐云成把她稍微扒拉开,再打量自己身上,“别把妆蹭我身上,待会儿再补一下妆。”
虽然蓝蓝没有浓妆艳抹,但淡妆还是有的。
而瞧见这一幕。
旁边的郭得刚、王蕙挺开心,云成的大丫头,很让人喜欢,甚至快到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不过比起补妆,周顾蓝现在要调整状态,迎接第二场演出。
就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并不长,到后台坐一会儿便没了。
时间一到。
主持人再一次报幕,周顾蓝在掌声当中开始了第二场演出。
唱的《孟姜女》。
表演下来同样没有差错,甚至还返场了一个大段。
两大段表演下来,下面观众们和一些前辈对她的评价越来越高。
不过两个大段太消耗体力,足足四十分钟,所以下台之后,她额头上出现不少的汗水。
当师娘的赶紧帮忙归置归置,再去好好的休息。
与此同时齐云成登台唱一段河南坠子。
他登台唱河南坠子,把下面坐着的文爱云高兴得不像话。
全程眉开眼笑,认认真真,一字一句不落的去听孩子唱。
唱的《三堂会审》。
这一段河南坠子再熟悉不过,哪怕师父郭得刚表演武坠子的时候,也唱过几句。
现在当徒弟的认认真真来一遍全的。
一来,齐云成所表现的状态,统一得到了天津老少爷们的认可。
所以仅仅一个倒二,观众们哗啦哗啦的给予掌声。
叫好的同样也有。
“怎么样,是不是唱的好?”座位当中,文爱云高兴的向着自己的老朋友问道。
旁边的先生肯定都笑着点头,不好不可能。
随后他一完便是周顾蓝最后一场的攒底。
攒底再重要不过。
铆足了力气表演正活和返场,一直持续到四点多才要接近尾声的意思。
……
“足下蹬着草鞋腕挂藤鞭倒骑着牛背~~
口横短笛吹的是自在逍遥~~
吹出这个山歌儿是野调无腔~~
这不越过了小溪旁~~”
最后一个尾音落下,周顾蓝把鼓毽子和板儿放在书鼓上代表演出结束,同时观众席发出整齐统一的掌声。
发出的那一刻她自然鞠躬感谢,但是鞠躬起来,环顾观众席有些喘息的她开始迷惘了。
因为接下来不知道要做什么。
她一个小女生在舞台上实在有些孤立无援,是知道要说些客气话,可脑子此刻有点乱。
然而这时候,齐云成出来了,他一出来,当徒弟的心中安全感爆棚。
没有什么比这还要令人踏实的了,因为师父在身边,她就可以不用再去管那些目光和眼神。
默默待在身边便好。
“谢谢各位对孩子的鼓励,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希望您各位一定指正。
鼓曲行业能继承的孩子太少太少了,好不容易有一些孩子,我们希望他们越来越好。
那么最后我们请先生以及演员们上台说几句话吧。”
呱唧呱唧呱唧。
一位位演员开始登台,郭得刚、王蕙、于迁以及伴奏老师都是如此。
今天的专场,没有他们操劳不可能完成。
而当郭得刚一露面,下面前排的杨艺坐不住了。
有点想要上来的心。
郭得刚看见笑了,立刻喊徒弟给请上来,请他上来,也问了问旁边的老爷子,老爷子不上来了。
小姑娘的场子,不想给耽误太多功夫。
不过别看他们俩师承方面在相声界有些争议,但现在哪一个不尊敬的,尤其杨绍华是宝字辈儿的老先生。
儿子杨艺辈分更不会小,见了侯宝临大师叫师大爷,见了常宝霆先生叫常三大爷,见了侯耀化叫二哥,见了侯耀闻叫三哥,人世交情在这!
连郭得刚都得叫一声五叔,齐云成等人更是叫师爷。
“叔,您站这吧。”
郭得刚把人请到舞台中间,再问一声,“师爷不上来吗?”
杨艺摆摆手,“老头来的时候午觉都没睡,请上来就得睡舞台上,容易着凉。”
一说一乐,都是相声演员,少不了这些幽默。
而杨绍华坐在下面,也跟着乐呵。
“很好啊。”
大着郭得刚十一岁的杨艺转身看一眼齐云成还有旁边的小姑娘,“我不认识小姑娘啊,但是听说要开一个鼓曲场子,我们爷俩决定凑凑热闹。
毕竟曲艺不分家,咱们都是同一条战线上的。
别说鼓曲社了,以后郭得刚要在这边开相声社,我们爷俩还过来凑热闹。
我们跟他们是一条战线上的,没有什么分歧。”
“您这一下可给我把人得罪完了,我没说要开相声社啊。”提到开相声社,郭得刚在旁边接一句话,杨艺看着郭得刚,“没事,咱们人不少,不用怕得罪,你都这么多徒弟了。”
哈哈哈哈!
这句话虽然杨艺随口一说,但郭得刚高兴,可不徒弟多,甚至徒弟都收徒弟了。
“所以我上来呢就单纯表达一下,希望德芸社越来越好,不管郭得刚还是孩子都在做事情,挺好。
就这样了,我下去了,我怕老头睡椅子上。”
没有站上两分钟,杨艺便下去重回观众席,实属气氛热闹,他忍不住说些话。
毕竟他跟郭得刚两个人私交极其好,每次到天津遇见,准得好好聊一番。
更别提这一次赶过来看鼓曲。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