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五十七章 三顾茅庐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这年月,教书是个累人的活。对张溪来说,尤其累人。
这时代的教书,是先从背诵开始的。
先得全文背诵,背诵下来了,然后先生再解读其中的意思......很熟悉是不是,现代社会教育你背诵古文诗词也是一个套路。
可背书这事儿吧,你得先把每个字都先认下来才行。
《礼记》成书于前汉,但记载的却是先秦时期到现在为止的礼仪规范,有些字吧,没学过这本书的人还真的不认识。
张溪也就是占了这辈子记忆的便宜,毕竟启蒙完毕后学的就是这個,而且一直学到成年,学了十年,记忆太深刻了。
不然就他那个后世的灵魂,怎么可能会记得住《礼记》的内容是什么,更别说还要逐字逐句的教授邓艾,有些生僻字还要解释出处。
而邓艾到底只是一个刚刚完成了启蒙教育的十一岁孩子而已。
邓艾能认识一些常用字,但也仅此而已了。
别的不说,就说《礼记》开篇《曲礼上》的第一句话里,“毋不敬,俨若思”中的“俨”字他就不认识。
而张溪要教导邓艾这个“俨”字,不仅要告诉他这个字怎么读,还得告诉他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出处典故在哪里......而这个,就得用到另一本书——《尔雅》。
《尔雅》其实是一部词典,讲述词汇含义和用法的,是前汉班固编撰总结的,也是现在比较常用的词典。
但它不是字典,对于单独一个字的解释并不到位。
其实,这年月是有一部字典的,而且名气也很大,名字叫《说文解字》,是大儒许慎编写的。
可这本书成书到现在也不过是八十年,这年月基本都在世家大族内部流传,张溪这个寒门子弟当然是没有机会靠这本书启蒙的,他也不敢误人子弟,只好用传统的《尔雅》代替。
但《尔雅》终究是词典,解释的是词汇,并不是单个的字。而且《尔雅》的解释并不算多么的通俗易懂,张溪解释起来那叫一个麻烦,邓艾学起来那叫一个累。
一篇《曲礼上》,张溪光教认字就教了两个月,邓艾又花了十天时间才算把整篇文章背熟了。
没办法,这文章也太长了......快上千个字了。
邓艾能用十天时间背下来,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天才了。
就在张溪准备正式开始跟邓艾讲解这个《曲礼上》的时候,徐庶来了。
“元长在家教课授徒,倒也自在啊!”
一进门,徐庶就打趣张溪。
张溪自然起身相迎,而邓艾也过来给徐庶行礼问好。
徐庶不是第一次来了,邓艾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所以邓艾行完礼之后,就侍立于张溪身边,看着自家师父和徐师长说话。
“元直兄今日怎的有此清闲,来我这儿坐坐?!”张溪不理徐庶的打趣,直接问起了来意。
初春已经到了,这会儿的徐庶应该在左将军府负责统筹农耕的事儿,怎么会有空来找自己?!
不像张溪,张溪是军职,而最近军中实在没啥大事可做,张飞都开始琢磨着等开春了去山林打兔子玩。
这时候的兔子瘦的都没有二两肉了,张飞还琢磨着打猎,可见是无聊到了一定程度。
这时候一个应该忙的要死的人,却来找一个空的要死的人......这是给自己找事儿做来了吧?!
果然,徐庶先是笑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春耕事务方才开始,主公便要启程去卧龙岗了......庶此来,是问问元长是否要同去?!”
不是,这事儿吧......你问我?!
咱们主公去请诸葛亮出山,身边跟着谁那不是主公决定的么,怎么就突然的问我去不去了?!
“元直兄此言,何意?!”张溪不懂,直接问。
然后徐庶就讲述了一下原委。
徐庶修书给诸葛亮,说刘备三月初一去拜访他,这事儿诸葛亮回信了,表示会在三月初一敬候左将军大驾。
这事儿就算约好了,不可能再出现去拜访却人不在的尴尬了。
可这次徐庶要在新野安排春耕的事儿,同时也得防备宛城方向曹军借着春耕时机来偷袭,所以暂时无法离开新野,因此也没法陪同主公刘备前去。
但徐庶如果不去的话,刘备就缺少一个引荐人,这在礼仪上说不过去,所以徐庶想请张溪陪着刘备一起去。
好歹张溪也见过几次诸葛亮了,虽然关系没有徐庶那么铁吧,但总比刘备这个只见过一面的人强。
再者说,这事儿在徐庶看来也就是走个过场,他去不去意义不大——孔明再大的架子,你也不能三请不到吧?!
如果真的三请还不到,那就说明诸葛亮压根没想出山辅佐刘备。
但很显然,这段时间徐庶和诸葛亮之间互相通信,讨论最多的就是关于新野和江夏的事儿,这次刘备去请,诸葛亮必定出山。
既然已经早知道是这么一个结果了,那徐庶还巴巴的放下公务跑这么一趟干什么,倒不如就让张溪陪着去,反正诸葛亮要见到的人是刘备,谁当这个礼仪上的引荐人都无所谓的。
主公刘备那边自然不需要说什么,只有张溪这边,徐庶打算亲自过来说一声,询问一下张溪的意见。
毕竟是拿张溪当工具人使唤呢。
张溪对此当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卧龙岗一来一回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也不耽误邓艾的教育工作。
再者说了,实在不行就交给徐庶带嘛,反正徐庶似乎很喜欢小邓艾的样子。
顺带的,也能借机让邓艾跟着徐庶学点好东西。
邓艾想学兵法的,可这个东西张溪是真的不会。
你让张溪胡咧咧一些经典战例可以,但要让张溪系统性的教授邓艾兵法,这个张溪真的做不到。
他唯一会的一篇兵书《兵道篇》,还是诸葛亮借给他的,没有诸葛亮的同意,他甚至都没资格让邓艾碰一下那卷书简,更别说教了。
所以嘛,张溪当场答应了徐庶的要求,愿意陪着主公第三次造访卧龙岗。
但同样的,在张溪不在的这几天里,徐庶得帮忙带一下小邓艾。
虽然说徐庶这几日一定会很忙,忙着处理农耕的事情,估计也没啥时间来详细指导小邓艾。
但是呢,能跟着徐庶一起处理公务,哪怕只是在一边研墨看着,对小邓艾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这年月的人出仕都早,十六七岁入仕的比比皆是,对邓艾来说也就是五六年后的事情,提前熟悉一下基层政务,对邓艾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就这样,在托付完徐庶的七天后,张溪收拾行李,陪着自家主公第三次前往卧龙岗。
只是张溪也没想到,这次去吧,多了两个情理之外却又意料之中的人物。
关羽和张飞。
刘备第一次拜访的时候,带上了张溪和徐庶,张溪还在奇怪呢,怎么不是关羽张飞。
《三国演义》真的太深入人心了......史书上只说了刘备三顾茅庐,可没记载谁陪着去的。
可现在吧,张溪反倒是有些意外了。
张飞这个黑厮就算了,反正他现在在军营里也没事儿做,整天就琢磨着怎么祸害刚刚过完冬天的山禽野兽......跟着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关羽不同啊。
去年刚刚移镇樊城,这会儿也是忙着春耕的时候,你堂堂一方镇守,不在樊城统筹工作,跑来卧龙岗干什么?!
“闻听大哥要来三请这个什么卧龙先生,某家便来看看,究竟是何等样人,值得大哥三番屈就。”二爷眯着眼睛,捋着自己的漂亮胡须,语带不满的说道。
差点忘了,樊城离的卧龙岗挺近的。
嘛,二爷嘛,就这个脾气......难怪孔明将来派伱去守华容道,还让你立军令状挤兑你。
不过还算好,二爷虽然气不顺,到底还是知道人才对于刘备的重要性的,一路上虽然语气不太好,但真的到了卧龙岗也没表现出太多的不耐。
起码没说出诸葛亮以龙为号就是有谋反之意的话来......不然他手里的青龙偃月刀就真的没法解释了。
但咱们的三爷嘛......暴脾气嘛。
这一路上,刘备就没少嘱咐张飞,让他收敛脾气,不要轻易发怒,但咱们的三爷依然是忍不了。
尤其是在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卧龙岗诸葛草庐,却得知诸葛亮正在午睡,而刘备又不许众人吵醒诸葛亮之后,那个气性大的,都快跳起来了。
这事儿真不怪张飞,主要是诸葛亮这个做派,确实很失礼。
这次跟演义里刘备突然上门不同,双方是提前约好了要见面的,你怎么能午睡呢?!
再一个,刘备是左将军,领豫州牧,宜城亭侯,而诸葛亮只是一介白身。
贵族上门拜访,作为白身的诸葛亮不说从昨天开始斋戒沐浴吧,起码也得在自家大门口站着,从太阳出山等到太阳下山吧......哪有中午时分你在家里睡午觉的说法?!
张飞生气的是有理由的,这事儿吧,张溪都觉得孔明失礼在先了。
但张溪同样知道,这是诸葛亮给刘备的最后一个考验,同时也是为了在进入刘备团队后能获得足够的话语权......刘备要是转身就走,那诸葛亮也会立刻醒来,但将来是不是会尽心尽力,这就不好说了。
刘备显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保持了足够的耐心,也表达出了对诸葛亮足够的尊重,一直在门外等着。
而张溪这个对比演义里多出来的人,先是看看刘备平心静气的样子,再看看关羽闭眼不屑的表情,最后落在了原地转圈表达不满的张飞身上。
张溪想了想,就很突然的,想恶搞一下。
悄悄的移动脚步,在不惊动刘备和关羽的前提下,张溪凑到张飞身边,低声的说道,“三将军,要不你去后院放把火,看那诸葛村夫还睡不睡得着?!”
张飞顿时两眼瞪的大大的。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