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第一卷 第十四章 驯化古茶树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茶树群落是燕纾的目的地。

    上次来只看了个大概,这次可以一棵树一棵树地亲近探索。

    她先来到最大的三棵大叶种乔木母株,仔细观察辨别,又思索片刻,突然一笑解迷惑。原来这千年母茶树,竟然不是纯野生型,而是“花果种子野生状,茎干枝叶栽培态”(见注),属于介乎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类型。

    真是一个有趣的发现,不知道此空间在她接手之前到底有什么经历造化,还有什么人类先辈曾经生活劳动过。

    如此看来,按照茶树起源和早期驯化、栽培的同源性,云祁山南峰上还有年份更早的完全野生型茶树可能性很大。前世,中国横断山脉及澜沧江流域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全球各地茶种都是由这里传播扩散出去的,包括印度阿萨姆茶种,也不是当地原产,而是从滇西南逐步引种过去的。古滇人是最早发现并驯化茶树的人群,他们最先驯化的野生茶树是乔木型大叶种,中小叶种究其实也是大叶种经过自然或人为向远方迁徙传播变异而成。

    说燕纾是个茶痴,一点儿都不为过。痴字,可不是表面的叶公好龙,而是沉迷到一定程度,对其钟情的茶一定要刨根溯源搞个明白的那种。爱上茶,差不多就是一条不归路。

    再说回眼前的母茶树,前人已经给打好了基础,燕纾要费的功夫就大大减少。

    她对着这三棵茶树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表达敬爱尊重。没错,即使作为空间主人,对于那些自然存在和先人福荫也应怀有赤子敬畏之心。燕纾所领悟的主人的意思,并不全是凌驾独尊,更多的是爱与守护。

    然后绕着其中一棵茶树上下左右打量,这棵茶树树高接近六米,树冠幅盖直径也有三、四米,树干底围约计一成人环抱。这还是生长于崖坡岩土石壤,根系延展艰难的缘故。

    她选择这一棵进行驯化实验,其他两棵保持原态作为对照组。毕竟野放的时间太久了,需要重新驯化。这里插播几句,喝茶的茶友要注意对野生茶的辨别,不要被某宝上一些卖家忽悠,真正的野生茶在没有驯化前是不能乱喝的,因为茶树很聪明,野生状态下为保护自己会分泌微量毒素,喝了轻则心跳加快或拉肚子,严重的就不好说。总之,不要一听野生就盲目地追捧。

    燕纾先是轻轻地抚顺摩挲其树干枝叶,与之喃喃细语,建立情感联系,“我可要开始了哦~~”

    随后施展意念之力,飞起柴刀,咔咔咔,意至刀落,砍掉一些旁杂的枝杈,保证主要枝梢的采光和营养富集。砍砍修修完毕,她看了眼自己的白色中衣,只得放弃了亲自爬树采茶的想法,仍旧使用念力,飞芽摘叶,嗖嗖嗖,经过一番拣择,只留下靠近梢端的部分,大大疏稀了叶片数量,扩散开了枝叶间的通风。

    由于空间内季节的原因,已是农历五月芒种节气之后,砍下的枝条,不适宜在此时栽培插扦,暂时先封存入洞窟;而摘下的茶叶,不喝也不会浪费,沤烂腐熟成叶肥,还回土里去。

    燕纾还划地为境,设置了一个简单范围,在其中释放自己的气息,为茶树留下一些“人气”,利于茶树的驯活生长。

    弄好这一棵母茶树,燕纾又被远处北坡红土林里散落的数棵几百年的茶树吸引过去。

    因为它们是高杆古树,太显眼了嘛。这要在前世每一棵都做成单株,按每棵树采收十斤鲜叶计算,一斤干毛茶定价……嗬嗬嗬嗬那得多少钱啊!燕纾的财迷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作响,有些不淡定了呢。

    经过鲜叶品尝对比后果断地选了两棵树,标记为高杆一号、高杆二号。高杆就不用怎么砍了,直接飞上树头一通摘摘摘。

    最后,在最靠近冷泉的位置还有几棵老茶树,竟然都是栽培型小叶种。这也是个不解之谜了。小叶种茶在前世的茶区分布最为普遍,偏于香甜柔和,用普洱茶种里的倚邦小叶种制作的茶汤“味淡香如荷”,很得贵族阶层女子的喜爱。

    燕纾想得入神,恍惚穿越过重重的时空迷雾,看到冷泉边曾经有人埋锅造饭、煮水烹茶。而茶之为物,岂可独饮?想必白衣仙袂,神仙眷侣,才能配得上如此好茶好水以及这遗世寂寞。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茶妃的茗泉空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