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正文卷 1212 不务正业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四车间。

    王法跟刘大明几人站在一起,看着众人忙活着,脸上并不轻松。

    自从接手装甲车的生产后,刘大明就负责现场的制造。

    当然,关于武器设备的事交给了代青钢。

    不是说机械厂没有需要的武器,而是安装在车上的跟现在用的还是有差别的。

    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搞。

    所以他们只需要将装甲车做出来,能开能跑就行。

    只是,这做出来,可不容易。

    不同于其他卡车汽车的,还有点制造经验,有迹可循。

    这装甲车那可是头一次,以前这东西听说都没听说,更何况制造了。

    也不同于拖拉机,都是第一次制作,但红星拖拉机才多少零件,估计加起来还没有A型发动机的多。

    如此严密的装甲车制造,对他们生产者来说,既是严峻的考验,又是一项值得骄傲的任务。

    “刘工,这么厚实的钢材,单靠人力得干到什么时候啊。”

    王法看着一旁几人合力修理着的钢板,无奈说着。

    装甲车用的钢板指标可不是拖拉机的用料可比的。

    按照逄国等人的计算,一辆装甲车的消耗能够顶三辆双星拖拉机了。

    这也是此刻王法比较头疼的地方。

    “我知道,可咱们只是做个样车,总不能让钢铁厂给咱们浇筑吧,那模具制作可不是简单玩意。”

    “你也知道,这装甲车的部件可多了,就是浇筑也做不过来啊。”

    “不值得啊!”

    刘大明说着,脸上也是无奈。

    这也是他找杨小涛时,杨小涛跟他说的。

    就一辆车,做出来还不知道咋样。

    要是好的话,验收通过了,他们自然要多做多干,到时候钢铁厂也得配合。

    但要是不通过的话,大费周章的不合适。

    所以只能让车间想办法。

    “但,这样搞,也太慢了,而且成功率也太低了!”

    “而且”

    看着远处正在焊接的场地,王法眉头皱起。

    这装甲车的焊接可不是小事,按照装甲车的验收标准,焊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车体的寿命。

    焊接手艺不行,焊缝不规整,这对装甲车的防护性能来说是灾难性,不仅焊接的装甲会崩裂,就连焊接固定的整块装甲在受冲击时也会脱落,甚至在颠簸的行进中,也会出现加大损伤。

    这样,就算装甲板再厚,再大,也起不到理论上的防护效果。

    刘大明也看向一旁正在激烈讨论的焊工现场,也是无奈。

    他,只是一名八级钳工,对于焊工的活,不熟。

    此时,焊接现场中,石干皱着眉头,认真看着前面不断冒起的电火花。

    在他身旁,一群焊工聚在一起,同样紧张看着。

    这些人都是机械厂的顶级焊工,最差的也是七级工。

    其中,更有几个年纪跟刘大明差不多的八级焊工。

    而此时,在石干面前忙碌的正是他的师傅。

    刺啦~~~

    最后一下停下,老人将电焊枪放在一旁,断掉电源后,才缓缓起身。

    这时候,石干才上前去将老人扶起来。

    “不行,不行。”

    “感觉不对。”

    不等人检查情况,老人自己就说起来。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让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绝对的肩背能力。

    这一次下手,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感觉,但随着体力消耗,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周围人听了也止住脚步,然后都是沉默。

    “连您老都不行,看来,咱们实在是帮不上忙了。”

    “憨子,就靠你了。”

    身边老人说着,周围人脸色都不好看。

    龙鳞焊啊,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

    而装甲车的焊接,就需要这种技术。

    “我,我教大家。”

    石干见周围人如此反应,立马说道。

    哪知这话说完,另一人就解释起来,“憨子,这东西,怎么焊接,方法大家都知道。”

    “但用什么速度、什么感觉,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种东西,需要个人悟性,强求不得。”

    老师傅也是点头,“你有功夫在这看着,还不如多吃点,多干点,少瞎操心。”

    石干听了缩缩脑袋,立马点头,“我,我去干活。”

    说完就往另一处工厂走去。

    “老奔头,你要不要再试试?”

    等石干走远,一人再次开口。

    被点名的老人连忙摇头,“我,倒退十年还可以,做个小件也能上,但这么大个件,一做一小时,唉。”

    “这身子骨,吃不消了!”

    周围几个老人听了,也是叹息,他们,已经老了。

    突然间,石干的师傅挺直胸膛,环视四周,“都看看,都瞧瞧,这就是咱们机械厂的焊工大师傅?”

    “上次比武咱们输了,我就说,要把这手艺传下去。”

    “大家组织组织,挑几个天份好的重点培养。”

    “可你们呢?不仅不同意,还说这说那的。”

    “看看,现在用的时候来了,拿不出手,没人用了,难不成还要指望咱们这些半只脚埋进土里的老家伙?”

    双手一拍,满脸都是遗憾。

    周围几个老人听了都是低下头。

    当初比武失利后,车间里却是有这种声音,而代表着就是石干的师傅。

    只是响应者了了,最后更是不了了之。

    “行了老李,老了,就得服老。”

    “是啊,老李,还是让上面的领导想办法吧,这手艺的事,你不是不知道,谁不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身旁几人劝说着,不是他们敝帚自珍,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信心教出来啊。

    “瞎扯淡!”

    “老了又咋了,咱能够教出一个石憨子,就能教出两个。”

    然后环顾四周,看向身旁几人,“老兄弟们,咱们可不能将这手艺带进土里去,将来要是憨子也没了,这机械厂的焊接手艺,咋办?”

    “与其等以后追悔莫及,还不如拼一把呢!”

    “万一,咱们培养出几个好面子,那到了马克思那,也有说的不是!”

    几人沉默片刻,随后有人点头开口。

    “老李虽然平常说话没个把门的,但今天这事,说的在理。”

    “是啊,咱这辈子没教出来的好徒弟,一直都是心病,这次咱们几个一起教,就不信做不出来。”

    “对。人多力量大,好他娘的!”

    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爆发出凶猛的热情,让身边不少人侧目。

    随后的几天,车间里几个焊工大师傅就开始“讲课”了。

    这让众人想起以前轧钢厂时,杨小涛还是工人的时候干的事。

    那时候,每次下班后,杨小涛都会讲解工件的注意事项,如何做才能提升成功率。

    现在四车间能够有如此多的中层技术工人,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底子。

    为此轧钢厂还执行过一段时间,给每个讲解的人一定的福利待遇。

    只是后来轧钢厂成了机械厂,又是分车间,又是重组的事,加上现在考核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工件了,而是联系实际,做出考核调整。

    所以这一项工作也没了前景,最后就给取消了。

    现在几个大师傅这样做,大家也都知道他们的初衷,就是给机械厂留下更多的技术财富。

    不由得对几位大师傅抱以崇敬。

    后来这事被杨小涛知道了,立马将先前的福利待遇拿出来,还在原来五块钱的基础上翻了倍,一个月补贴十块钱。

    同时也鼓励其他工种的大师傅效仿。

    车间里不少人响应号召。

    后来传到钢铁厂机修厂等,也都开始组织起来。

    不管有用没用,反正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就是木材厂也被周升红组织了一批大师傅。

    对此,杨小涛是一视同仁,毕竟,未来好木工可是很抢手的。

    在杨小涛看来,即便未来是机器的时代,但人的技能是不会过时的。

    一些行业中,还是要人亲自操作的。

    而这些技能,杨小涛更希望继承下去。

    将任务安排下去后,杨小涛再次回归正常轨迹。

    上午在办公室里进行‘数字配对’,下午就设计摩托车。

    不过,这数字配对眼看着就快结束了,却还是没有系统提示,这让杨小涛怀疑,陈永森给他的报告是不是真的。

    或者说,这里面还有其他未知的东西,否则不能这么久了还没动静吧。

    心里这么想着,杨小涛却是没有放弃。

    行百里者半九十,倒在最后一步的人多了去了。

    再难,他都要完成。

    至于摩托车的事,先前忙着发动机什么的,没有顾得上。

    可上次刘德辉来说了沪上汽车的事,杨小涛就重新拾起来。

    不为别的,纯粹就是恶心下对方。

    你们不是做出来汽油发动机了吗?

    我们也能做出来,还做的更好。

    而且我们做出来的发动机在机械厂里排不上号,只能做摩托车用。

    颇有种,对方心心念念宝贵的女神,在机械厂这里就是个烧火丫头。

    这种落差,哈哈。

    想想杨小涛心里就充满干劲。

    至于做这事值不值得,杨小涛觉得值。

    谁让他是年轻人呢。

    只是现在大家心思都在装甲车和拖拉机上,忙的不可开交,杨小涛也没打算给人民添麻烦。

    况且,这只是自己的想法,真要成了,也不过是晚一点跟大家见面罢了。

    至于怎么做,这个更简单。

    自己好歹是个八级钳工啊,这次又升了一级,身体得到强化,正好找个东西练练手。

    于是,杨小涛就这么痛快地决定了,等设计图搞出来,就自己手搓一辆摩托车。

    “杨总,您这是?”

    四车间里,众人看着杨小涛来到一处空着的钳工台前,收拾准备着。

    “做个小玩意,你们忙就行。”

    杨小涛不在意的说着,但以杨小涛在车间里的人气,就跟后世明星似的,做啥都有一群脑残粉跟风。

    没一会儿王法得到消息过来询问情况,杨小涛还是那套说辞,做点小玩意。

    王法没说啥,毕竟杨小涛是有“前科”的。

    他们家里小孩子的小三轮车,就是他率先鼓捣出来的,后来工厂里有点技术的工人,家里有小孩子的,都会搞一个。

    那做的三轮车可谓是五花八门啊,但大体模样却是从杨小涛这里继承的。

    渐渐的,其他人家听说后,周围亲戚托关系啥的,给自家孩子做一个。

    这一来二去,多少能挣点,以至于车间里的废料越来越少,连看管废料仓库的人都奇怪。

    为此,杨佑宁知道情况后,立马做出规定,做可以,材料费安成本价交钱。

    一听交钱,工人的积极性立马熄了!

    这差点行成行业的趋势,也被硬生生的掐断了。

    王法看了会儿离开,主要是他没看出来杨小涛要干啥。

    其他人也渐渐离去。

    好在杨小涛只是加工了几个发动机的小部件,加工完了就离开。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

    渐渐的,刘怀民陈宫几人也听说了杨小涛的不务正业,只是几人都听之任之,主要是说了这家伙也不会听。

    而且,正事也没耽搁,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认可了杨小涛的不务正业。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