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正文卷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养殖与星际推进技术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晃晃悠悠中,时间来到了符文历427年,距离涅斯塔破关而出已是4年过去;

    此间现存的高阶施法者已全数进入了闭关状态,而涅斯塔亦是在完成了基因破解工作后,于不久前又搞定了整合器官的培养、并分发了下去,紧接着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对库存生殖细胞的改造。

    但无论如何,所有事情都在被有序的展开着,即便库存的生殖细胞如海如潮那般多,但也涅斯塔的体量与速度下总有被完成的那一天。

    而后,新的问题便会随之出现,或者说已经出现

    新基因下,小精灵会从小小的一枚受精卵状开始一路横冲直撞,最终发育至百万吨级的自然体型,而这期间的资源供给所需是不容忽视的。

    在计算过供给规模后,执政府决定采取更科学的养殖手段去培育以火山蝾螈为首的肉食,并从来源丰度与速度上尽可能的去扩大产能规模。

    首先,他们挑选了各种魔兽中最为强壮的那一批作为种兽,并于头顶的两颗改造星体上生成了受控的养殖环境;

    而后,学者们又编纂出囊括了驯化、控制、催情、催产、哺育等一系列与生育养殖相关的神术阵纹,并将之分门别类的赐予诸方教派与城邦势力,让它们至少都能掌握几种针对不同魔兽品系的养殖手法;

    两颗星体上那些被进行了针对性整改的特殊生态圈,也在后陆的时间内被渐渐移交至它们手中,使之能成为共和国的养殖专业户、为精灵们生产更多的食物所需。

    更简单的办法也未必没有,只是执政府没选择那么去做而已

    至少,基因改良合成肉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是已有且成熟的,但最终还是决定将相关生产事务交给教派与城邦势力来进行。

    口感、时间花费、麻烦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只占据了选择成因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考量在于增加附庸势力对共和国的实际用途,让它们有更多的生产品类、就业岗位、以及商贸选择,进而让社会体系变的更健康与稳定一些。

    当从神术编写、到育种选择、再到园区改造,且此后还有养殖目标的移入,以及配套神恩工厂的建设等事务需要被进行,所以整个体系最终完善下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这方面的筹备工作还在进行当中,且预计还会持续个数年左右

    ~~~~~~

    在另一方面,即便聚变即将取代裂变成为主要的能源获取渠道,但对超重金属与重金属的需求却是不减反增,而原因自然在于即将到来、且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成长潮。

    母星的地幔地核中其实有很多这类资源,先前也从被扫空的内环带与正在被扫荡的外环带收集了很多,且母恒星系内对于精灵们而言算是‘绝地’的区域已经很少,除了恒星内核等极少数区域外、大多地方都是一种任君采摘的状态;

    即便是最凶悍的四轨星,此时也已乖乖掀开了她那厚重且澎湃的外层大气,露出了内里超重压下的金属海洋。

    所以从短期来看,光只是母星与母恒星系内现有的资源,就已经足够支撑起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发育。

    但拥有漫长寿命的精灵非是只看‘短期’的物种,且对于辽阔星空的探索欲早在此前就已按耐不住,更遑论如今又有了新的借口?

    于是,对于比邻恒星系的开采与殖民计划被真正启动,而对更快速之远航技术的研发也早就写入了实验规划中,并产生了好几种基于不同起点的技术路线思考.

    涅斯塔的分身在早先就已逛遍了整个研发系统,而星际引擎自然也是他的重点考察项目之一,且在参观之余还亲身参与到了其中、将自身突破所带来的益处播撒了出去。

    大致来说,共和国如今的星际引擎研发有好几个方向.

    首先,是最传统也最拉跨的工质推进,化学燃料推进与离子推进是这一类的代表;

    其中,前者早已被基本淘汰,如今更多只是化学研究的附属项目而已;

    而后者,则在引入了聚变能源、聚变附属带电产物、磁约束粒子加速喷流引擎等配套辅助后,焕发出了相当有限的第二春;

    并在涅斯塔加入后压缩了一定的体积规模,达成了需要漫长加速周期与巨额能源投入才能实现的,仅存在于理论上的0.15倍于光的航行速度,至少在‘瞒骗’质量获取机制之手段、没能发生‘质变’的当下是如此无疑。

    因而,这种推进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用聚变产物成为工质的如今,在跨恒星系的远程航行中就只能作为光帆驱动的辅助而存在,起到些有限的航迹调整与延长高速行进期等作用。

    其次,则是现如今应用范围最广、相对最成熟的光帆推进技术;

    由于光压太小、类星体要塞质量过于庞大等一系列问题,光帆系统并不依靠纯粹的恒星自然光、或激光束来推动飞船前行;

    过程中所被使用的激光束,会先额外完成一次信仰概念的叠加赋予,以降低其绝对速度为代价、为之附上更强烈的压力;

    而末端飞船在抵消自身部分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再生成基于对冲信仰的广域感光场,进而接收被赋予了圣光等概念的作用力,利用双方间那被生灵主观意识所赋予的对立来实现推进;

    而为了能最高效的将之利用,共和国还在母恒星系内之诸方界域中,由内到外、由密到疏的布置了大量圣激光发生器;

    此外,还有比邻恒星系内的那几艘‘迷失飞船’,同样也被投影们改造出了圣激光发生端,想必当有载着移民与血肉金属的飞船抵达时,那里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往来通道。

    而此次在能源、智脑、铭文术法等三方面所获得的进步,也刚好从三个方面促进了光帆的推进作用,并将之自原先的0.55倍光速上限、再次提升到了0.58倍左右的水准。

    差额虽看似不是很多,但‘光’毕竟是宇宙中除却想象力与思念外最为极致的速度基数,因此在将之展开至千米或万米每秒来衡量时、便能发现这是足够明显的进步。

    但光帆推进在生效后只能行进于固定的航线,不足以应对跨恒星系远行时种种可能发生的大小意外,所以飞船还得拥有一套自带的引擎系统作为调整才行;

    如此才有了聚变堆与磁约束粒子加速器的结合,才有了只能被类星体要塞容纳的粒子喷流引擎,它们的组合也即是先前所说的‘辅助引擎’,会利用被加速喷出的带电聚变产物来产生推力、进而起到航线微调等作用。

    ~~~~~~~

    再次,是脱胎于信仰甬道的‘超时空转移’技术,脱胎于生命力场的‘亚光速航行’技术,且此两者的前置条件也大致相似;

    前者需要将现实物质转化为承载思绪的‘虚粒子’,而虚粒子又是可以穿越信仰甬道的、因而便也形成了‘超时空转移’现象,只需要在抵达目的地后再次回转为物质形态便可;

    而后者,则需要将物质转化为电磁与光等状态,进而实现等光速或亚光速行进的目的。

    只于现在而言,对此两者的有效与否学者们是不会去进行否认的.

    因为在现实中,已有战士完成了对自身极为有限的电磁化、光化、气化、乃至于引力场化,亦有术士完成了同样极为有限的思绪化,并在转化的部位上具备了所对应的自然与概念属性。

    即便转化程度还不足躯体总质量的亿万分之一,但仅这一部分所展现出的‘两态性’就足以证明方向的切实可行;

    而由此,再将这种转化引申至非生命体、引申至通过铭文阵列而实现的状态赋予,或许就能将一整座类星体要塞、连带着其内的载员一齐转化;

    然后或是将之塞入至信仰甬道中以完成超时空转移,亦或者尽可能的去延长状态持续时间,使之获得整体性的亚光速、乃至于还不知能否达成的光速航行能力。

    但想想也知道,这是一条很难走到终点的路径,过程中除了让战士与术士们靠着生命力场硬生生磨出个结果外,就只能等待以涅斯塔为首的施法者们、能够继续在微观领域披荆斩棘了,或许当他们的‘自我’深入至了更微观的世界时,现下的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也说不定

    ~~~~~

    或是存在着某种硬性缺陷、或是存在有应用层面的便利性限制、亦或者是距离实现太过于遥远,总之上述的几种技术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恰当;

    而最后所要说的这种方向,虽也并非可以被称之为尽善尽美,但却在时日长久的研究中、渐渐开始散发出独有的光辉.

    在当初,于涅斯塔与艾萨拉第一次脱离母星束缚、飞往近地轨道之时,后者曾在内面视野中观测到了反重力效果的实质,即宏大的‘物质弦聚集地’对施法目标所形成的锚定作用;

    且与此同时,她在内面视野中又感知到了空间因术法效果之诡异抵达方式、而呈现出的‘易碎感’。

    以现如今的视角来看,这所谓‘宏大的物质弦聚集地’便是在指恒星、星系、乃至河系等宇宙组成单元无疑;

    其对空间所造成的‘易碎感’,则来自于多方引力效应被无端勾引、且作用至术法目标时,对沿途空间所造成的扭曲。

    于是,在对这种类法术进行了多年的内面扰动观测后,现如今早已被普及的‘反重力地表飞行器’便理所当然的诞生了。

    而现在,则更进一步的想要将之应用场景推广至星际航行之时,且由此所发生的设想在当下便有了两种.

    其一,进度快、相对而言实现难度低,是为反重力地表飞行器的升级版、也即是空间引力场牵引飞行器;

    这项技术早就有了一定的突破,并被广泛应用在了飞船入轨的过程当中,且在远航时也能发挥‘牵引道标’作用,能够有效指引飞船的前进方向;

    而现在所正在展开的,则是目标为捕捉、放大、抵消、屏蔽恒星乃至河系作用于飞船的引力场,进而形成超长途定向牵引效果的研究。

    设想中这将被应用于恒星系航线且具备有很高的灵活性,难点则在于同时放大多道引力场对飞船的牵引效果,并在途中进行对新场的捕捉与实时变换;

    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随时去处理那些非常显著的超近拉扯力,尤其是那些处于同惯性系的恒星.

    比如朝外空间航行时,太阳对于飞船来说便是最大的抵消对象。

    而于现阶段而言,研究组已成功捕获且有限放大了比邻5-1(中子星)、比邻5-2(主序星)对实验飞船的引力作用,且同时限制了太阳对飞船的‘拉扯’,从而初步实现了类似滑轨前进般的无工质航行;

    并且,学者们总结出了相关公式、又据此整合了初步的智脑操控程序,将牵引源自体质量、目标间距、作用目标质量等等因素,全数都纳入了终端的选择考量范围之中;

    而下一步,则准备进行对十位数以上引力源的同时捕获与放大,使空间上与比领5双星处于同一方向的其余星体也成为助力,并实现航行中对牵引源选择的快速切换;

    更下一步,则是对更遥远之大质量中子星与黑洞引力场的捕获与放大,且在预期中还会尝试着对河系级牵引力的整合,从而让那些中子星、黑洞、河系、乃至多个河系,能够同时作为飞船牵引力而产生作用;

    理论上,整合并放大越多的有效牵引源、便能让目标飞船达成越快的航速;

    虽说肯定无法等同或突破光速,但零点几倍乃至亚光速的程度或许可以借此想象一下.

    而在涅斯塔这次成功进阶后,由于先前已说过很多次的种种原因,上述这些步骤中的一部分已具备了实现条件,并诞生了初步的验证型‘多天体超变频引力场牵引引擎’;

    如若一切顺利,飞船质量此后非但不会成为航行的拖累,反而会形成牵引过程中的正向助力,在避免了传统引擎在此方面之尴尬的同时,还拥有着远超光帆推进系统的灵活性、能适应更复杂的航行需求。

    而其间仅存的疑问,便是能利用多少牵引源、获得多少航速、驱动铭文所需的能耗又是几许,但至少从灵活性等方面来看、这会是一个不错的技术选择,值得延续着进步继续走下去。

    其二,进度慢、且实现难度较高的‘空间破碎’应用设想;

    学者们认为,如能想办法将这种‘破碎感’变成真正的‘破碎’,就很有可能明晰到部分属于空间的真实,且这极有可能是‘超光速’的另一种实现途径,但其具体会以何种形式而展现则还未可知;

    或许,会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直接跃迁;

    也或者,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甬道的超时空航道;

    亦或者,是某种对空间的曲折?

    但不管是是其中哪一种,还是其余尚存在于想象之外的形式,无疑都会是种十分值得期待的真实,必定能为国度带来新的知识与见识。

    当然,其间的‘慢’与‘难’也得到了深刻体现,在此前于虚境中进行的相应模拟实验表明,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般乐观.

    实验中,学者们虚拟动用了现今所具备的最大能量输出额,启动了库存的全数思绪、且将之转为与空间与引力场最为相配的信仰模式,同时又用整个三星绕月系统的物质总量、来作为术法铭文与神恩铭文体系的载体,却也没能跨出从‘破碎感’到‘破碎’的那一步。

    想想也是

    不说有如此多的河系与之上级系统遍布于空间当中,也没见它真把自身所在的宇宙空间给压碎喽,更遑论被千里迢迢牵引而至、且削弱了很多的这一点引力作用呢。

    总而言之,空间似乎是种极端有弹性且很稳固的概念,至少以现有的技术能力而言还无法将之真的破碎,甚至就连‘破碎’是否真的会发生、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发生都还只存在于想象当中,距离将之真正实现似乎还很遥远。

    但这也非绝对,虚境对物质世界的模拟能力等同于精灵整体对真实的了解,所以在进行这般超出了现有认知范围之现象的模拟时,往往就存在有很大程度的数据缺失与失真;

    虽说相关的虚境实验是以现实小规模验证为基础而展开的,但谁又知道这中间有多少被忽略的因素存在、且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但不管怎么说,动用三星绕月规模的物质、启用如今所有的能源输出能力、再附加上全数信仰思绪储备来进行的研究,对于现在而言代价还是有些太大了,这并不是一种在短期内可以被考虑的事情;

    所以研究组的学者们便退而求其次,将目标定为了去中子星与黑洞附近进行观测,想要去看看它们在天然状态下、以及在被超远程反重力术法影响的状态下,都分别在内面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扰动形式,希望能从这种观测中找到一些不同于太阳的新扰动展现;

    即便最终也未能借此来实现空间破碎与超光速航行,但想必也能对现有的引力场应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有机会的话他们甚至还想去河系中心黑洞瞧一瞧.

    当然,中子星在几光年外的隔壁就有,因而对之进行观测的机会应该很快就能到来;

    但距离太阳最近的黑洞却是在900光年以外的区域,最新技术下至少也需要1300年的时间才能抵达,而河系中心黑洞则距离己方更为遥远

    对于半径达至11万光年、内部有着500多个球状星团、共计有超过10万亿颗恒星的本星系来说,母恒星系只是一个位于极端边陲之荒僻地带的沙粒;

    因而即便是以精灵们的自负来论,也只当中心黑洞‘旅游’是个遥远的梦想与展望而已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从巨魔部落到精灵帝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