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问政结束,太子回京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孤曾有言,宇宙浩瀚、日心月绕,因为我们所在的大陆是绕着太阳转,所以才有了一年四季,而月亮绕着蓝星,才有了潮起潮落,一个气候的变化,才是影响了农业生产生活的根本原因”许敬礼问道“殿下,臣似乎明白了一些,比如这西北之地因为温度年年升高,所以风沙变大,从而导致耕地变少,这便是楼兰亡国之原因吧。”
萧奕笑着说道:“确实如此,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天时才是影响一个王朝发展的最大因素。”
“若是气温不断上升,到时候,关中之地也将会成为黄沙遍地的地方。”
“到时候,陇右道的耕地变少,百姓们也就会向东南迁徙,可东南之地的疆域就那么大,人一多,对土地的要求就会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也会提高。”
“可若是没有优良的农物,能够实现高产,便是养活不了那么多的百姓。”
“这时候,人为了能活下去,为了一口吃的,什么都能做出来。”
许敬礼等人连忙躬身,说道:“受教了。”
萧奕还没打算回京师。
因为水利部才建立起来,还在整顿漕帮阶段。
已经出现了不少反抗的声音,岳红翎已经带着水师剿匪,镇压槽帮叛乱。
与此同时,他也已经下了诏令。
颁布了一个国策。
那就是给漕帮的人发放工钱。
其中就是漕帮管理条例。
再让那些大学士在各个码头宣传,让官府的人也去宣传这一项管理条例。
旨在让码头的纤夫能够觉醒,能够拥有人的尊严,而不是奴隶、苦力。
萧奕微微眯起眼睛,缓慢地说道:“天时之因,是人力无法抗衡的,气温升高也好,降低也罢,是因为太阳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天时之因,但是却能防御天时之因带来的影响。”
“比如,建立防护林、防风固沙。”
又是一个国策。
官吏们顿时被勾起了兴趣。
萧奕自然知道后来的西北、北地风沙会到达什么程度。
就算是岭南之地,都能出现漫天黄沙。
下黄沙。
那是一个时代的悲伤。
从此之后,空气质量也就非常差。
当然啦。
这是几千年之后的事情。
但是现在,其实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了。
楼兰为何会亡国?
就是因为一场沙尘暴带来的灭顶之灾。
萧奕想要保持西北这一条丝绸之路,就必须要解决风沙带来的侵袭。
只不过,建造防护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的大乾已经有了太多的工程,工人们也已经不太够了。
北地的长城修建。
各地的官道加宽、修桥,实现县城和县城之间都能互通。
然后就是两河治理。
这些都需要工人。
防风固沙只能是慢慢地去做,先让安西都护府那边出一些人,去在绿化草地附近开始种植耐干旱的树木,先把现有的西北草地变成西北灌木,再慢慢地往前,再往前吧。
“除了建立防护林,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漠化影响到陇右道之外。”
“还有一个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提高亩产。”
“若是亩产提高了,每一亩的收成,要比以前高,能够多养活几个人。”
“那就不必担心气温变化,让耕地变少,从而缺少粮食的问题了。”
“孤也想了两个办法,一名为:土化肥的五种简易制法,二名为:轮作套种的二十八种组合。”
推广农书。
他虽然没有看过齐民要术,但是自己也算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
再加上,后来闲着没事,在论坛上面也见到了不少帖子。
都是讲述穿越到了古代,可以做什么,有些,也算是脑洞大开,也有一些,直接成了科普帖子。
好在萧奕现在都还能记得不少,知道土化肥的制作方法,也知道一片良田,是可以一年四季轮作套种的。
特别是东南之地,完全可以实现三季稻。
一年耕种三次,丰收三次。
这要比现在一年耕种一次,还要看老天爷赏饭吃要好的多。
土化肥自然是要比工业化肥的效果差一些,但是在这个时代,土化肥绝对是提高亩产的最强法宝。
还有一个,就是要解决盐碱地的问题。
若是能解决盐碱地的问题,那自然是能让大乾的丰收,提升三四倍之多。
萧奕这段时间写出来的土化肥制作方法,还有轮作套种的想法,也都直接给了司农司的徐光蕲。
这位也算是农业专家,本身也都是攻读农业书籍的,因为对于农业的专业化见解和知识,被提拔为司农司的官员,后来更是写了基本农业书籍,得到了萧棣的赏识,成为了司农司的司正。
这人也不负萧奕的期望。
当年的大棚,后来的嫁接、杂交稻等等,对于农业的研究,随着萧奕提出来的各种前世见到的一些观点、道理等等,也提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
许敬礼等官吏们见到了这两本书籍,看了之后,一时间,也是称赞连连。
这可不是拍马屁。
越是听着太子殿下的讲解,越是感觉太子殿下的学识渊博,也就越发觉得自己的目光短浅了。
萧奕继续讲述,把一些后世的很多观念,慢慢地陈述出来,让这些官员们开阔眼界。
其实,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要洗脑。
这话听起来很别扭,但是在现阶段而言,却是一个最佳选择和最佳路线了。
萧奕是大乾的监国太子,实际意义上的大乾九五之尊,一句话,直接断人生死。
这样的权柄,可以说,已经到达了巅峰。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要设立小课堂,要给官员们讲述什么富国论、民富国强、开民智、东南问政等等。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洗脑。
让管理们改变以往那种治国理政的思想,重视的不再是权力的斗争,不再是尚书位置的斗争,而是如何建立那个伟大蓝图中的盛世。
只能说,萧奕在一开始,就已经描绘出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后利用这个盛世来稳住了人心,再用这些知识来冲刷他们的大脑。
看看。
从他监国到现在,从没有出现过,有人为了一个尚书之位,从而拉帮结派,构陷官吏。
当然,也有萧奕对于六部尚书、九寺卿正们的信任态度有一些关系。
很多官员也都知道,太子殿下对这六部尚书们的信任有多高。
一般的诬陷,根本就不可能把六部尚书给拉下尚书之座位,甚至是有可能还偷鸡不成蚀把米,直接把自己给害了。
……
十月二十八日,长安城。
京师的官员们,还有东宫的几位丽人,以及京师长安的万民,都对监国太子翘首以盼呢。
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终于到了监国太子回京之日。
整个长安城的官民人等都翘首以望,面上见着振奋之色,想要见一见那位被人人夸赞的监国太子神威。
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前往城外。
等候着他们的监国太子东南问政归来。
此刻,长安城外四周旗帜猎猎作响,满是披甲执兵的卫士,昂首挺胸,肃穆威严的神情上也难掩兴奋之色。
不过一会儿。
随着斥候来报,大乾监国太子的车辇,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没有多么的阵容豪华,也没有那般的万人跟随,太监、宫女等等随行都要几千人。
简简单单的三千骑兵,再加上太子车辇。
队伍在长安城前停下,萧奕一身金甲,立于马上,朗声道:“此番东南问政,孤所获甚多,也大肆整顿了东南官吏,整治贪官污吏,还东南一片安宁,还东南万民一个公道,还大乾一个兴盛之契机,孤所愿者,乃是和大乾的千万黎民百姓共襄盛世。”
声音洪亮,在这城外,传出去很远、很远。
文武百官、贩夫走卒、围观百姓,大部分都能听到,也都心生感慨。
这才是盛世之音。
片刻,长安城外便是轰然一片,百姓们在高呼,文武百官在称赞。
万民欢腾。
萧奕在这一片欢腾之中,进入了长安城。
之后,便是带着六部尚书、九寺卿正等,去了甘露殿,面见了萧棣。
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如今面容枯瘦,却双目有神。
听着萧奕简要讲述这一次东南问政之所获,讲述治理两河水患之方案等。
咳嗽了几声。
“咳咳,朕心甚慰,你做的很好。”
“大乾能有你这样的皇太子,是大乾社稷之福、官吏之福、万民之福。”
“萧家能有你这样的储君,也算是有福气了。”
“朕以后见到了父皇,也能自豪地和他说道说道了。”
一直以来。
萧棣都对他的父皇传位于皇太孙,而不是传位于他这位有功于大乾的亲王耿耿于怀。
后来,皇太孙的做法也是昏君一位。
他迫不得已才夺了这个位置。
他也清楚,这必将是一个污点,但是他不怕,也不在乎。
若是没有他,大乾必定会因为皇太孙的胡乱作为而亡国。
他对得起列祖列宗,也对得起大乾。
如今,得见萧奕这般英明神武,就算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那点因为皇位传承的不满,如今也差不多能释然,就此之后,再也不提。
因为根本就不值得了。
萧奕自然是谦逊恭敬,把戏演到位。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