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三十八章 消除傲慢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北平府大兴县以西,有一处乡村,本地人称为黄村。原来这里不叫黄村,这里也不荒芜,原是一片靠河的农田所在。
金朝重杀,元朝放牧。
良田变牧地,多年来导致植被稀疏,形成大片沙丘荒地,人们就荒村荒村的这么叫。
后来取谐音定名,也就是如今的黄村。
在明代中末期,这里会变成附近集市的集镇。
现如今。
绿荫开始多了起来,有了成片成片的楼房,居住在此的人们,七成家中有人在大兴总部厂区上班。
道路两旁种树,家门口种树,生孩子种树……
经过汉人多年的治理和传统习惯,这片地区又开始恢复了绿色,夏日下的绿荫,供人们乘凉。
孩子们去学校上学。
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自己家的孩子必然吵着要上学。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土地劳作,孩子们又无法进入工厂,也不用去捡薪柴之类的杂活。
那么送去免学费的学校读书,加上传统习惯,成为了多数家庭的选择。
十日一旬,每旬尾放假两天。
今天不是放假的日子,白天里,这片密集的居住区看不到多少孩子,只看得到流着鼻涕牢牢跟在母亲身后的孩童。
老槐树上知了不停的叫着。
几名僧人出现在此地。
他们人人背着布袋,穿着单僧褂,脚上踩着草鞋,汗流浃背,行走在日头下。
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
里面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见到几名僧人后,脸上露出缺少牙齿的笑容。
“阿弥陀佛。”
“大师们请等等。”
老太太麻利的转身,不久,用碗装了满满的蚕豆出来,身后跟着两名好奇的童子。
几名僧人拉开自己的布袋口子,靠近老太太。
老太太虔诚的用干瘪的枯手,满脸神圣的抓一把,非常认真的放入每名和尚的布袋中。
五名和尚的布袋,老太太分的很平均。
只有一名年轻的和尚,脸上很不好意思。
老太太笑着告诉年轻的和尚不要拘束。
年老的和尚谢过了老太太的布施,然后去了下一家。
布施的人家中,有名年轻的妇人明显是第一次见,不知道要她来分食。
也不好意思用手抓,担心别人嫌脏,跑回家中拿筷子。
隔壁赶来的老妇人笑道:“她是外面来的媳妇,不懂礼数。”
老和尚微笑没有说话。
北平犹如漩涡,吸引周边的一切。
包括朝鲜。
每年的朝鲜使团经过北平,都会在北平逗留一段时间,特别是在返回的时候。
同样。
北平的名声已经传入了朝鲜,甚至有那边的女子被带来了,草原上也是如此。
老和尚慈祥的没有告诉年轻媳妇她哪里做错了,这些并没有什么,形式是虚的,而佛在心中。
五名僧人最后在一颗大槐树下坐下。
从布袋中取出百姓们布施的食物吃了起来。
不一会。
许多的人们赶来。
他们远远的站着,双手合十,嘴里进行祈祷。
和尚们吃完饭,起身向人们行礼,老和尚则向虔诚的百姓们讲道。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
“真正的修行,既不用去深山老林,也不需要专门去寺院庙宇,而是在各种俗世把心修平,把人做正了,这就是修行!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惊喜还是痛苦,我们心中只要保持良知,能看清楚自己在活着。”
……
这一场布施就算完成了。
和尚们离开了此地。
北平到大兴县的铁道已经成为了短途运输,每片居住区都有一个站台。
朱高炽仍然乘坐四轮马车的专列。
望着新的楼房,朱高炽突然让铁道马车停了下来。
他还没有认真看过。
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他仿佛已经忘记了老百姓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正好。
他和几名侍卫看到了这场布施。
傲慢。
人总是傲慢的。
朱高炽突然想到。
后世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许多人觉得美国一切都是先进的。
美国开放派的文化,席卷整个世界。
年轻人们极力追求自我,各种要解放思想。
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美国的保守派文化基本盘又全面复兴。
美国的影视剧三大变化,逐渐开始和中国一样,追求宣传奉献和责任,所有的主角对家庭都是一个模子。
以前美国影视剧那些“离经叛道”的人物消失了。
变成了爱家人爱孩子爱奉献。
看来法国的下场,美国也是怕的。
后世西方学者强调西方中心论,自大的认为西方一直主导世界文化,是世界的中心。
但是站不住脚的观点就是站不住脚。
随着中国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学者获得了宽松的环境,开始对中国古文明进行探究。
大量的论证出现实物出土,否决了这些西方学者的傲慢。
到了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的地步。
欧洲上流社会的名人们,举办着各种沙龙,在这些激发人类思想火花的沙龙中。
西方精英们喝着来自中国的茶,使用着中国的瓷器,穿戴着中国的丝绸,阅读着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对神秘的东方充满着好奇,渴望了解和认知东方文明。
《中华大帝国史》。
是明朝时期,诸多传教士在教廷的组织下,进行的对中华文明的全面总结,成书于1585年。
从中华的地理,气候,物产,计量单位,经济,劳作方式,工具,服装,文化,礼仪,绘画,道德伦理,建筑,收税,政治,军事,骑兵,文字,印刷术,庆典,船只,养殖……
包含了方方面面。
约翰·霍布森、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马丁·伯纳尔、尼尔·弗格森、埃里克·琼斯、迈克尔·曼、萨西·瑟罗等等西方学者们。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讲究实际的态度,反对起欧洲中心论的说法。
以西方学者的书籍《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为代表,正视起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性。
像迈克尔·曼提反驳了欧洲中心论,又收集了欧洲和亚洲历史方面令人信服的证据。
像霍布森认为的,所谓的使欧洲主宰世界的许多发明实际上是从亚洲,通常是由中国扩散到欧洲的。
一个伟大民族已经自卑到了需要诸多外国学者来强调伟大,却仍然站不起来的地步,可见清朝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之大。
西方文明其实源自东方,只是西方不愿意承认而已,西方学者们如此说道。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谁让中国落后了几百年呢。
失去的不只是先进,还有自信。
朱高炽没有叨扰百姓们,默默带着侍卫回到了这里的小站台。
小站台。
几名军官看到小王爷回来松了口气。
“宋朝真的像国内自媒体说的那么不堪,而国外学者却说的那么伟大吗。”
“果真是成王败寇。”
朱高炽突然不在意叶希贤了。
什么狗屁道德和文明,只要自己一直赢,那必然就是伟大的。
中国文明接受不了失败。
只要失败,一切理由都是借口。
从另一面来看,不正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让人们养成了习惯,已经刻入了基因,人们接收不了输给别人的性格么。
同样的伟大精神。
回去后的朱高炽,正式以王府,都司之命,开始改革北平现在的军制。
趁着朱棣没有回来之前。
现在的北平,只有朱棣有资格阻拦自己。
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北平行都指挥同知房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张信……
接到王府的公文后,第一时间前往了北平城。
朱高炽的权力已经深入人心,具备了朱棣不在时,成为北平领导者的威望。
哪怕朱高炽还很年轻。
“卫所制度施行数十年来,已经略显弊端,战斗力参差不平,结合当下北平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铁道都出现了,蒸汽机火车都有了。
战争的形势肯定也要变了。
以前的攻防主要围绕要道,以后就是铁道,至少在北境是如此,谁控制了铁道,谁就获得了先手。
“今年下半年,围绕军事改革,由中华重工和都司拨付每年两百万粮票军费,从各卫招募精干,成立三万职业兵。”
“三万职业兵,将成为北平最精锐的军队,从人员到装备,从活力到后勤,将会发生全新的变革。”
“为了保障目标的顺利,都司各衙门,各卫需要全力配合,任何阻碍这一目标,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石匣营和旅顺口两处,实验新式装备和摸索新式战术至今,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经验。
在夏收完毕时,朱高炽就已经打算启动,因为叶希贤的到来打断了他的步骤。
现在他不在在乎此人,决定按照自己的脚步走下去。
自己是正义的。
自己代表了文明。
谁也阻止不了他的脚步。
金矿给了他底气。
粮票是什么?
纸。
在中华重工体系的保障下,粮票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现在。
亚洲第一金矿被探测出来,有力为粮票兜底,别说几百万,上亿的粮票朱高炽都敢超发。
当然,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