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秩序—短暂的和平 第八百三十一章:武器储备计划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举行完路易斯公主的葬礼,阿瑟的心情十分沉重。但此时明显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阿瑟去做,繁忙的国事也让阿瑟根本没有心思沉浸在个人的悲痛之中。
因为母亲路易斯公主的葬礼,阿瑟原本计划前往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和波音公司的行程被推迟了好几个月。
原本年初就能够看到澳大拉西亚最新的运输机,目前只能等到三月了。
在三月到来之前,阿瑟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正式确定了1935年澳大拉西亚帝国发展的主要方向,那就是不断的扩充武器装备和战略物资的数量。
二月底,阿瑟同意了国防部的请求,军工厂开始全面生产武器装备。
在武器装备的战略储备中,阿瑟特意对国防部的武器仓库进行了要求。截止目前为止,武器仓库一共拥有155.7万支步枪,1.4万挺机枪,1.2万门各类火炮,7.5亿发子弹,2500万发炮弹。
另外,在重武器方面,武器仓库拥有420辆坦克,780架飞机以及所匹配的武器弹药。
这些武器弹药的储备对于和平时期来说已经完全足够,甚至能够撑起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了。
但对于现在来说,这些武器装备的储量是远远不够的。根据阿瑟的要求,国防部上交给内阁政府的请求中,大幅度提高了所有武器的储备数量。
根据计划,国防部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将轻武器的数量提高到至少500万支步枪,10万挺机枪,5万门各类火炮,30亿发子弹和7500万发炮弹。
内阁本来是比较迟疑的,毕竟要想达成如此庞大的武器储备数量,不仅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军工厂要进入完全生产状态,甚至加班加点的生产。
就连政府的财政为此也要进入拮据,甚至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凑齐购买武器装备的资金。
但阿瑟不会给政府拒绝的机会。提前储备武器装备非常重要,哪怕让政府的财政陷入危机,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好消息是,因为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很良好,想要凑齐这笔钱还是比较容易的。
更何况,凭借着阿瑟在民间高额的声望,只要政府发行相关方面的国债,会有大量的民众认购这些国债,能够给政府创造短时间内的巨大资金来源。
根据政府的预估,澳大拉西亚4000多万民众,至少也可以认购超过20亿澳元的国债,这已经是政府年财政收入的5倍左右了。
除了在轻武器方面的储备之外,阿瑟对于坦克和飞机的储备数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两年之内,国防部的武器仓库必须拥有至少2250辆克伦威尔I轻型坦克,1550辆T-31中型坦克和750辆T-31A重型坦克。
光是坦克的储备,加起来就是4550辆坦克,足以武装十几个坦克师了。
根据国防部门给出的预算统计,完成这些武器装备的制造,至少需要花费10亿澳元以上的资金。
虽然也只是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但此时,大笔投入武器装备,对政府来说也是很冒险的行为。
如果战争在两年之后没有爆发,对于阿瑟的这种提前囤积武器的行为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亏损。
但阿瑟明白,战争已经不远了。甚至阿瑟有感觉,战争绝对会在这两年之内爆发。
如果不是为了安抚民众的心情,再加上不打草惊蛇的缘故,阿瑟甚至都想直接把国家转变为军事状态,进入最大限度的军事生产。
要知道,各国在二战中的军事武器产量的表现,可远比澳大拉西亚现在制定的武器储备计划夸张的多。
历史上的美国在1941年到1945年这几年的时间里,生产了超过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238.23万辆各类军用汽车,37.2万门火炮。
满打满算也就五年的时间,这也代表着美国人平均每年要生产至少2万辆坦克,40万辆各类军用汽车和7万门火炮。
虽然这是因为美国过度变态的工业规模所导致的,但同时期的各工业强国所展现出的武器产量也不逊色太多。
英国人在二战中生产了共计4.7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超过46万辆军用汽车和12.5万门火炮。
德国人生产了5万余辆坦克,34万辆军用汽车和接近16万门火炮。
就连工业底子最薄弱的岛国人,在历史上的二战中也生产了接近5000辆坦克,6万辆汽车和1.3万门火炮。
直白的说,二战比拼的,其实就是各国的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工业实力代表着各国生产武器的速度,这对前线战场的优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综合国力,包含经济,人口和其他的一系列因素。只有足够繁荣的经济和庞大的人口,才撑得起如此夸张的武器产量所带来的消耗。
这也是强国在超级大战中的表现远超弱国的原因。岛国的武器和工业产量或许能够勉强追得上欧洲列强,但他们脆弱的经济,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在战争中撑住太长时间。
单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目前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工业差距。
毕竟是一个纯正的西方国家,澳大利亚前期就能够获得来自欧洲列强的大力支援,再加上国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规模和水平不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就能够比的。
从1932年之后,阿瑟就已经逐渐放开了对工业的限制。特别是随着布罗肯希尔工业基地的建设完成,澳大拉西亚的工业规模又迎来新的一轮增长。
1932年,澳大拉西亚的年钢铁生产总量分别达到了597.32万吨和1057.21万吨。
经历了两年的发展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年钢铁生产总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吨,分别达到了年钢生产总量692.4万吨,生铁生产总量1325.46万吨。
而岛国人,在钢铁生产总量方面相较于两年前并没有太大的增长。
这还不得不提到阿瑟大量出口武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岛国的扩张的原因。
1934年一整年,岛国的年钢生产总量达到了319.8万吨,只是澳大拉西亚的一半都不到。
不过这也怪不得岛国。澳大拉西亚的钢铁生产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四,仅次于强大的大英帝国,工业实力还在的的德国以及继承了美国大部分工业的五大湖共和国。
当然,在钢铁生产总量方面,法国人和澳大拉西亚的距离还是很近的。如果不是近两年阿瑟允许军备扩张所导致的工业增长,恐怕法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工业规模孰多孰少还未曾可知。
工业差距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澳大拉西亚在武器产量方面,已经全面领先岛国。
岛国人在二战中只生产了5000辆坦克和1.33万门火炮。这一数据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只需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达到。
甚至在完成这些武器产量的同时,澳大拉西亚还能生产更多的武器装备,达到数倍的差距。
虽然武器装备的多少并不能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对于战争的胜负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且,拥有更加先进并且数量更多的武器装备,澳大拉西亚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也会更低,同时还能对敌人造成更大的伤亡。
此消彼长之下,澳大拉西亚的优势会越来越大,这是阿瑟自信能够战胜岛国的真正原因。
说实在的,从美国灭亡之后,阿瑟就已经不再担心岛国人的威胁了。
岛国军队的战斗力或许有一定的水平,但已经无法对澳大拉西亚造成太大的威胁了。
毕竟岛国只是一个土地面积狭隘,矿产资源匮乏的国家。别说是长期战争对经济的负担了,哪怕只是单纯的比拼资源的消耗,岛国也绝对不可能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更何况,一旦岛国和澳大拉西亚交战,就相当于在和整个太平洋同盟作战。
虽然太平洋同盟的这些国家都是没有太多话语权的小国,但蚂蚁多了还能咬死大象,更不要说这些具备一定实力的中小国家了。
在战争时期,澳大拉西亚还能拥有菲律宾,加里曼丹,西海岸联合王国和加利福尼亚王国这四大市场,甚至还能将影响力扩张到太平洋对岸的南美洲,战争潜力比岛国大了不知道多少。
面对着这样一场根本不可能输的战争,阿瑟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欧洲目前更加混乱的局势。
签订了这份武器装备的制造计划之后,阿瑟对于想要快速建到第六代军事飞机的成品机的想法就更加迫切了。
当然,还有道格拉斯公司和波音公司所汇报的新一代运输机,阿瑟也是非常想见到的。
武器装备的储备计划虽然很全面,但在飞机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扩张。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军事飞机和运输飞机都将迎来下一代全新的机型。
买新不买旧这个道理阿瑟还是明白的,更何况是任何一点性能都有可能决定战争胜利的飞机上面。
而且,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上一代的产品是DC-2运输机。阿瑟非常期待,他们所谓的新一代产品,是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DC-3运输机?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