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新秩序—短暂的和平 第九百六十章 :意大利投降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对于意大利民众来说,此时的意大利早已变成了他们陌生的样子。

    墨索里尼政府已经陷入最后的癫狂,他们镇压各种游行的民众,抓捕各种反对党派,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的在罗马展开了军事戒严。

    从5月22日到5月25日这4天的时间里,至少有2000名民众死在意大利的武装镇压当中,还有上百名墨索里尼的反对党成员被抓捕入狱,并且受尽了折磨。

    墨索里尼的残酷行径引起了意大利的轩然大波,并且导致罗马城内爆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游行浪潮。

    不过此时对于墨索里尼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如果无法击退英法澳联军对罗马的进攻,下一个被挂在路灯上的可就是墨索里尼他自己了。

    在5月15日、5月22日、5月25日和5月27日这四天时间里,英法澳组织了大量的飞机轰炸罗马,并且摧毁了罗马城内大量的建筑和设施。

    虽然并不清楚罗马城内意大利人的伤亡,但在这样一个人口非常稠密的城市进行大轰炸,起到的效果自然不用多说。

    为了更早的消灭意大利,英法澳三国联合军队并不会将所有的军队都浪费在罗马,而是派遣了几支小规模的军队继续进攻意大利的其他地区。

    法国主要进攻撒丁岛,英国人主要进攻西西里岛,澳大拉西亚则从罗马北部的安科纳绕到南意大利的福賈和那波利等城市,进攻整个南意大利。

    对于这样的攻势,意大利政府可以说是毫无办法。

    陆军方面的劣势就注定了意大利很难招架英法澳军队的进攻,再加上意大利的海军完全不敢出海作战,只能任由英法澳军队进攻意大利的国土。

    这也是意大利作为一个地中海国家的悲哀,因为它根本无法抵抗强大的皇家舰队。

    但凡意大利海军有点作用,至少也能保住撒丁岛和西西里岛。

    虽然意大利在地中海还有另一個盟友西班牙,但此时的西班牙也算是自身难保。

    西班牙必定是一个非列强国家,在人口和军队方面和列强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

    英法澳发动反攻之后,此时的西班牙突然傻眼了。西班牙政府惊愕的发现,他们的军队和英法澳军队的战斗力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而且军队规模也远远比不上英法澳的联合军队。

    更要命的是,西班牙拼尽了全国之力都没能在短时间内攻破直布罗陀,反倒还让英国人的支援及时赶到并且打退了西班牙的进攻。

    虽然北面的比利牛斯山脉能够阻拦大部分法国军队进入西班牙,但西班牙的海军已经无力阻拦敌人的海军肆意驰骋。

    如果不是英法澳的进攻重心放在意大利的身上,恐怕西班牙将成为第一个投降的协约国国家。

    当然,现在西班牙的状况也好不了太多。

    佛朗哥通过内战建立新的西班牙政权只有几年的时间,对西班牙的统治并没有那么稳固。

    此时的西班牙政府除了对付英法澳军队的进攻之外,他们还需要额外注意国内反对势力的踪影。

    要不然,可能外部的敌人还没有攻破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马德里就已经被内部的敌人攻破。

    不过,对于意大利和西班牙来说,他们的结局是要比德国好一些的。

    因为这两个国家本身的实力并不强大,在英法澳的心中,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没有太大的威胁的。

    正因为没有太大的危险,意大利和西班牙还可以维持自己目前的大部分土地,不至于面临被分割成几个国家甚至被全面占领的风险。

    但德国可就不一样了。目前德国所展露出的威胁甚至已经超过了俄国,并且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对于英,法,澳三个国家来说,对德国的处理需要慎重再慎重,甚至需要适当的武断一点。

    经过三个国家的商讨,最终决定全面占领德国,将德国首相和他的主意彻底从德国祛除,确保未来德国不太可能发动下一次世界大战,以保证世界和平维持更长的时间。

    随着时间进入1938年的6月,意大利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

    法国军队全力进攻撒丁岛,最终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接连攻破了萨丁岛北部重镇萨萨里和南部城市卡利亚里。

    这两座城市是撒丁岛最大的两座城市,也是萨丁岛的港口和机场所在地。

    这两座城市被攻破之后,撒丁岛其他的小城市和城镇也根本不可能逃脱法国军队的进攻。

    换句话来说,在法国宣布占领萨萨里和卡利亚里之后,意大利对撒丁岛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了。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坏消息。

    可不要小看此时的英国人。虽然英国人的陆军战斗力算不上好,但英国皇家舰队的战斗力绝对是世界顶尖。

    在皇家舰队大量军舰的轰炸之下,英国陆军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攻克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隔海相望的墨西拿,并且趁机南下接连占领了卡塔尼亚和锡拉库萨。

    如此一来,西西里岛也只剩下首府巴勒莫没有被攻占,而这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如果有一幅地图就能够看出,此时的意大利已经有接近一半的国土被占领,剩下的土地也恰恰是意大利最不重要的南部地区。

    南部地区确实有着不小的农业规模,但在英法澳空军接连不断的轰炸和视察下,意大利又能怎么进行农业生产呢?

    在接连的打击之下,罗马的防御也显得摇摇欲坠。

    1938年6月17日,在经历了接近一个月的围攻之后,意大利首都罗马宣布告破,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南逃那波利。

    成功逃出罗马的墨索里尼本来松了一口气,但他看到那波利城市上悬挂的澳大拉西亚国旗之后,最终绝望的低下了头颅。

    1938年6月18日,意大利国王在罗马城内通过广播的方式宣告意大利无条件投降,并且表示首相墨索里尼是战争贩子,也是全意大利和全人类的罪人。

    6月19日,墨索里尼在那波利被逮捕,并且立即作为战争重犯被看管在那波利的监狱。

    从6月18日开始,英法澳全面接管意大利的防务,并且接收了意大利自战争开始几乎没有怎么出动过的海军。

    意大利的投降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种震荡,更震动的自然就是德国了。

    德国和西班牙并不相邻,完全靠着意大利作为中间角色将两国联系在一起。

    意大利无条件投降之后,德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联系就多了一道屏障,也让德国从西班牙获得物资的机会变得微乎其微。

    而对于目前已经是孤军奋战的西班牙来说,他们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1938年6月24日,法国军队浩浩荡荡的开进巴塞罗那市内,宣告解放整个巴塞罗那地区。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也源源不断的从直布罗陀涌出,并且朝着西班牙南部的军事重镇塞维利亚前进。

    位于非洲地区的休达、得土安和梅利利亚也遭到了英法澳军队的全力进攻,并且因为几乎很难从西班牙本土获得物资补给的原因,很快就被攻破。

    1938年6月27日,之前轰炸罗马的飞机转移到西班牙境内,开始大量轰炸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

    在西班牙政府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远在英国的伦敦,此时英国王室代表、澳大拉西亚皇室代表和西班牙王室正在进行一场会议。

    会议的主体内容自然是关于战后西班牙王室复辟的。西班牙王室的复辟对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君主制国家天然的会站在一起,各国君主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和团结。

    只有君主制国家越来越多,像阿瑟和乔治六世这样的君主的地位才会越来越稳固。

    不过对于西班牙王室的复辟,英国人还是提了一些额外的条件的。

    首先是关于直布罗陀,西班牙作为战败的国家,想要收复直布罗陀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也是西班牙王室在复辟之前必须要答应英国的第一个条件,那就是承诺永远不收回直布罗陀。

    不过仔细想想,此时的西班牙也早已没有了收复直布罗陀的实力。哪怕是后世的那个西班牙,仍然是欧洲存在感并不强的国家,甚至在欧洲的范围内都算不上强国。

    这是挺让人震惊的事实。明明西班牙的土地面积位居欧洲前列,但就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欧洲的强国。

    自西班牙殖民帝国衰落之后,西班牙崛起的希望已经泯灭。

    第二个条件就是西班牙必须割让所有的殖民地,并且放弃巴利阿里群岛。

    巴利阿里群岛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在中世纪鼎鼎大名的马略卡群岛。

    虽然马略卡群岛的地理位置对西班牙来说也十分重要,非洲的殖民地对西班牙的国力也是很强的补充。

    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家,西班牙能够保住自己伊比利亚的本土就已经很不错了,自然也不可能和英法澳这些国家来谈条件。

    这两项条件同意之后,西班牙王室的复辟就变得顺水推舟。

    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不会拒绝,法国人也不可能蹦出来给英澳添乱子。

    现在只需要等待西班牙政府投降之后在对西班牙的处理会议上由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提出并且同意西班牙王室的复辟即可。

    甚至都不需要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提出这样的提议,自然会有忠诚的小弟提出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建议,并且最终由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拍板决定。

    意大利的投降对德国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也让原本就十分疯狂的德国首相变得更加疯癫。

    对德国来说,此时收缩战线或许还能够拖延更长的时间。

    但德国首相明显不接受这么做。在德国最高统帅部新的一次会议上,德国首相多次强调东线进攻的重要性,并且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克苏达林格勒。

    要知道,目前德国和俄国在苏达林格勒囤积的士兵数量已经超过600万,其中德国军队接近230万,俄国军队更是超过370万。

    德国首相盲目开启的苏达林格勒已经成为东欧战场开辟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人员伤亡的惨烈程度更是远超莫斯科保卫战。

    这样的场景在二战前期根本没有出现过,很难想象德国人会在苏达林格勒开启如此规模的战役。

    不过对此时已经陷入疯狂的德国首相和德国政府来说,他们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不奇怪了。

    而且苏达林格勒这个名字本来对俄国就有一定的意义,哪怕它只是一座小城市,就凭它叫了这个名字,也值得德国军队不惜一切代价去占领。

    毕竟谁让此时俄国的最高统治者的名字就叫苏达林呢,有着这样命名的城市本身战略地位就很重要,再加上名字本身所带来的价值,这也是德国首相杀红了眼的原因之一。

    对德国来说有个好消息,那就是德国全国范围内的新兵训练已经进入尾声,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兵完成自己的训练奔赴战场。

    虽然目前法国战场的德国军队数量处于劣势,但目前已经有超过百万的后备兵员向法国战场调动,基本上能够维持法国战场的平衡。

    而剩下的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德国军队,除了保留一支足够人数的预备集团军群有备无患之外,剩下的军队德国首相都打算投入到苏达林格勒战役,争取一次性将俄国人彻底击溃。

    此时也不得不佩服德国首相那惊人的说服力和演讲天赋。只需要在柏林进行几次演讲,又能够煽动大量的德国人争先恐后的加入军队。

    要知道,真正核心的德国人只有8000万左右,但截止目前德国累计动员的军队数量已经接近千万。

    这是一个相当夸张又恐怖的数字,这不仅代表每八个德国人就有一个参加战争,更代表几乎每两个德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德国人走向战场。

    要是算上军工厂和其他为战争服务的企业的工人的话,目前的德国可以说每一个家庭都在为战争服务,每一个家庭都有进入战场或者进入军工厂的人。

    能够鼓舞人心到这种程度,不管德国首相在外界的名声怎么样,至少在现在的德国,在现在的德国人心中,德国首相仍然是德国的救世主,是带领德国走向黎明的引路人。

    不管是历史上的德国还是这个世界的德国,德国人的行动都代表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二战的爆发并不只是德国的过错。

    德国人发动战争固然有错,但背后强迫德国不得不发动战争的因素,同样也是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罪魁祸首之一。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澳洲崛起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