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正文卷 第242章 一首歌,卖空了一种乐器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看到加藤泽发楞,其中一个女孩子做着手势,比划起来:“老板,就是乌克丽丽,跟吉他长得差不多,小一点的那种,弹起来特别欢快。”

    加藤泽抿了抿嘴唇,不禁觉得好笑,这女孩竟然觉得自己不认识乌克丽丽。

    “呃,乌克丽丽我当然知道是什么,不过你们来晚了,我们店里面之前就两把乌克丽丽,都被人给买走了。”

    听到店里面的乌克丽丽已经卖完了,几个女孩都表现得非常失望。

    其实这不是他们来的第一家店,上一家店,压根就没有乌克丽丽卖。

    加藤泽好奇道,“你们为什么要买乌克丽丽?”

    上一波客人来的时候,他压根没想到问人家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要学《小手拉大手》。”

    加藤泽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最近工藤静香那首很火的歌。

    他毕竟是卖乐器的,对当下流行的歌曲肯定关注的多,工藤静香的新专辑这几天很火,他是知道的,里面的那首《小手拉大手》编曲确实用到了乌克丽丽。

    不过……

    “你们能听出那里面是乌克丽丽?”

    其实乌克丽丽的声音挺好认的,但是一般的歌迷根本不会注意这些东西——很多歌迷连乌克丽丽是什么都不知道。

    “昨晚music station上面,静香现场弹了的。而且静香还说,这个乐器特别简单。”其中一个女孩子说道。

    “是要比吉他简单一些,而且《小手拉大手》里面的乌克丽丽学起来确实也很容易,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如果只是为了这首歌的话,应该很快就能学会。”

    加藤泽这么一说,几个女生兴趣更浓了。

    好听的乐器那么多,她们之所以想学乌克丽丽,主要就是因为简单。

    而且相较于吉他,乌克丽丽小巧可爱,比较适合女生。

    “要不这样吧,你们如果真的想买,可以先下订单,我帮你们订货,过两三天就能拿到了。”

    听加藤泽这么说,几个女孩连连点头,“好啊,好啊。”

    ……

    乌克丽丽一下子在霓虹年轻人中火了起来,特别是女生,看到工藤静香在舞台上弹唱《小手拉大手》之后,许多女生都幻想着自己也能像工藤静香一样。

    工藤静香说自己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乐器,但很快就学会了,主要她说这话很有说服力,因为大家之前都没有见她弹过。

    乌克丽丽在霓虹的订单量,一下子就上升了。

    朝日电视台也没想到节目播出之后,直接把国内的乌克丽丽订单给干上去了。

    电视台自然也不放过这个吹牛的好机会,还特别做了一期节目,报道了这个现象。

    【一首歌,让霓虹的乌克丽丽全部卖空。】

    这个新闻标题很夸张,然而却是事实,毕竟霓虹本来就没有多少乌克丽丽存量,很容易被耗干劲。

    现在大城市里面,已经很难买到乌克丽丽了。

    一些商人,已经开始到处去找货,还有些商人,已经开始涨价。

    毕竟想要快速找到货并不容易,想要多赚钱,最好的方法就是涨价了。

    还有些人,则是盯上了乌克丽丽教学这一块。

    乌克丽丽虽然简单,但也是要学的,这么多人买了乌克丽丽必然是要找人学习,很多之前教吉他、钢琴、小提琴之类的机构,都开始开设乌克丽丽教学班了。

    这些教学机构针对性很强,打出来口号都是“七天掌握《小手大拉手》”、“三天速通《小手拉大手》”,这对那些跟风买乌克丽丽的人来说,可太有吸引力了。

    ……

    周彦已经回金陵准备过年了,他也没想到一首歌竟然就把一件乐器的销量给抬了上来,当时他让静香学乌克丽丽,也是因为他觉得《小手拉大手》这首歌现场弹唱效果更好,也能丰富静香的舞台风格。

    工藤静香以前的舞台风格局限性太强了,想要更进一步,歌曲的质量是一方面,舞台风格也非常重要。

    乌克丽丽弹唱的性价比高,而且非常适合工藤静香。

    回金陵这几天,周彦每天的生活都非常规律。

    早上七点半起床,自己弄点早饭吃一吃,八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到十一点半。

    吃过午饭,看会儿电视或者看会书,下午出去走走,年前的天气都不错,虽然冷,但每天都有太阳。

    到了傍晚,他再开车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吃完饭回来,工作一会儿,就睡觉了。

    回家这段时间,他的睡眠是挺足的。

    腊月二十八下午,周彦在新世纪百货附近闲逛,正好路过省歌舞剧院,就驻足看了看。

    他母亲之前在省歌舞剧院工作,所以对这里,他有很多回忆。

    因为只有一个人带孩子,所以母亲经常带周彦来省歌舞剧院,在这个时代是很正常的时候,那时候剧院里面有不少跟周彦差不多的孩子,都是其他同事家的。

    周彦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却没有进去,正当他转头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身后响起了一道声音。

    “是周彦吧。”

    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周彦转过头来。

    喊他名字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看穿着打扮,就像是搞文艺的。

    “你……”

    周彦看着女人的脸,回忆了一番,随后有些不确定地说,“你是欢欢姐?”

    听到周彦认出自己,女人露出灿烂的笑容,“哎,对了,没想到你小子还能认出来我。”

    “欢姐姐跟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瞎说,这么多年过去,我都老了。”虽然知道周彦说的是奉承话,不过俞欢还是非常高兴。

    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己年轻呢?

    俞欢是周彦母亲的同事,周彦小的时候,她也就二十来岁,刚到歌舞剧院没多久。

    “没想到,欢欢姐你还能认出来我。”

    “瞧你这话说的,你现在是大明星,电视上经常看到你,而且你跟二姐长得这么像。”

    二姐说的是周彦母亲,这个称呼其实是从他父亲那儿来的。

    周彦父亲周耀文在家排老二,周边很多人叫他二哥,那叫周彦母亲就应该是二嫂,不过为了显得亲切,就都叫二姐了。

    就这样叫习惯了,后来周彦父母离婚,别人也没有改称呼。

    其实很多后来认识的人,都是跟着别人叫,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二姐。

    周彦确实跟母亲长得像,但如果不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周彦,俞欢肯定也认不出来他。

    看了眼剧院大楼,周彦问道,“欢欢姐,你这么多年一直在剧院么?”

    俞欢点点头,“是啊,一直都在,你今天是来剧院有事情?”

    “没有,我就是路过看看。”

    “你现在有事么,没事进去坐坐?”俞欢提出邀请。

    周彦摇摇头,“还是不打扰了,影响你们工作。”

    “什么打扰,来这里,不跟回了家一样嘛。”俞欢比较热情,直接就上手了,拉住周彦的袖子,“咱们团这么多年也没什么变化,还有不少你妈妈的老熟人,大家看到你,肯定非常高兴。”

    盛情难却,周彦也不好甩袖子走人,便点点头,跟着俞欢进了剧院大楼。

    歌舞剧院楼看起来比较简陋,他们前身就是歌舞团,规制不大,有一栋楼就算是不错了。

    到了俞欢办公室,周彦才知道,俞欢现在已经混到了歌剧团团长的位置。

    给周彦倒了杯茶,俞欢笑道,“你也知道,我们团到年关反而要忙一点,我今天刚去了趟大剧院,初一有一场演出,我们团也有表演任务。”

    节假日活动多,歌剧院演出任务重,所以会比较忙一点。

    “你们确实也辛苦。”

    俞欢上下看了看周彦,再次感慨道,“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你天天在团里面待着的时候,我还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现在你长成大小伙子了,我们也老了。之前在电视上看到你,要不是名字对得上,我还不敢认。刚才也是,我在旁边看了你好一会儿,才敢上去喊你。”

    周彦笑道,“也挺巧的,其实已经很多年我没有来过这边了,今天第一次过来,就碰到欢欢姐你了。”

    “这就叫缘分。”俞欢合掌笑了笑,随后起身去拿起电话,“我给你姐夫叫来。”

    “姐夫?他不是在文工团么?”

    俞欢结婚的时候,周彦还跟着母亲在团里面混,所以认识她丈夫。

    只知道她丈夫姓崔,在文工团工作,其他的就不了解了。

    “前几年调到团里面来的,现在在交响乐团那边。”俞欢一边说,一边拨通了电话。

    电话拨通之后,她对着电话说,“老崔,有空么,有空来我办公室一趟。”

    听到俞欢这口气,周彦忍不住撇撇嘴,乖乖,欢欢姐这领导范一下子就出来了,看来这姐夫在家日子也不好过。

    过了几分钟,一个四十来岁,发际线挺高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看到男人,周彦还愣了一下。

    刚才看到俞欢的时候,周彦真没感觉岁月多么不饶人,毕竟俞欢看着还是比较年轻的。

    但这姐夫的岁月痕迹可就太明显了,周彦见他的次数不多,不过印象中,他还是个头发茂密的年轻小伙子,跟现在比,简直判若两人。

    崔玖接到老婆电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地就过来了,进了办公室,看到周彦,他有点发愣。

    这不是周彦么?

    崔玖本来就是搞音乐的,对周彦挺熟悉,他们团之前还排练过周彦的《永夜》,不过没有演出过。

    “老崔,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周彦,二姐的儿子。小彦,这是你姐夫崔玖,现在在交响乐团当团长。”

    周彦热情地跟崔玖打招呼,“姐夫你好。”

    在周彦小的时候,崔玖跟周彦见过面,不过他并不记得周彦,毕竟他那时候来的次数不多,不可能记住团里面一个小孩子。

    不过俞欢说的二姐他知道,是俞欢以前的领导,对俞欢挺照顾的。

    “你好,你好,周彦,久仰大名啊。”

    “姐夫说笑了,一些虚名而已。”

    “你太谦虚,我们团也有你们学校来的学生,关于你的事迹,我也听说过不少。”崔玖笑了笑,又说,“其实之前我们团还排过你的《永夜》,不过《永夜》这首曲子,要么就是钢琴独奏,要么就做得大一点,不然不出效果。”

    周彦点点头,“确实如此,《永夜》我们自己也很少表演。”

    《永夜》并不是钢琴少男乐团演出时的常见曲目,平均下来,三四场才能出现一次,因为这首曲子时间比较长,观众也未必会喜欢。

    钢琴少年乐团的门票卖得好,自然是因为《钢琴少年》以及《神秘·国度》这两张专辑里面的曲子,很多观众之前都不听音乐会,就是因为这两张专辑的曲子才去的。

    他们想听的,自然是那些流传度广的曲子。

    既然如此,还是尽量不演奏《永夜》这种欣赏门槛高的曲目。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周彦对崔玖也多了些了解。

    周彦从前只知道崔玖是文工团的,但崔玖具体干什么的他却不知道,现在通过交谈才知道,崔玖以前在文艺学校学习大提琴,然后就去了省文工团担任乐队演奏员,司大提琴。

    在文工团期间,他还跟过几个老师,学习音乐创作,写出过几首不错的作品。

    再后来,因为成绩不错,就去了上沪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直到90年才回了苏省,到歌舞剧团来工作。

    从经历上来看,崔玖跟贾国屏有些类似,不过贾国屏后面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要比崔玖好点,崔玖现在更多的经历还是放在管理上面。

    聊了半个多小时,俞欢笑着说道,“小彦,你是金陵人,可要多照顾照顾家乡,有机会,跟剧院合作,搞个节目。”

    周彦看了一眼崔玖,笑呵呵地说道,“剧院有姐夫这样的大师在,哪还用得上我啊。”

    崔玖立马说道,“只有不停地碰撞,才能爆发出火花来嘛,本团的作曲虽然未必不好,但总归是有局限性的,多跟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的作曲家合作,才能不断进步。”

    其实俞欢跟崔玖还是看中了周彦的名气,之前周彦帮助前线歌舞团编排的音乐剧《共饮长江水》现如今非常受欢迎,好几次大型活动,这个节目都上了。

    而且这个节目还在剧院演出过,很受普通观众的喜爱。

    《共饮长江水》的曲子,是根据《风居住的街道》来的,而《风居住的街道》这首曲子已经火到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

    如果他们歌舞剧团跟周彦合作一个节目,说不定能跟《共饮长江水》一样受欢迎。

    看到崔玖他们不像是假客气,周彦也开始认真考虑这事来。

    歌舞剧院是他母亲生前工作的单位,从个人感情出发,周彦当然也希望能够给他们歌舞剧院帮帮忙。

    而且歌舞剧院又不是什么不知名的小单位,他们的交响乐团以及歌舞团的水平都不低,跟他们合作也还是靠谱的。

    沉吟片刻,周彦开口说道,“我手里倒是有一部二胡协奏曲的谱子,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俞欢跟崔玖相视一眼,他们挺惊讶的,没想到周彦这么干脆。

    看来周彦对剧院还是有感情的,俞欢暗想。

    “当然好啊,求之不得。”崔玖高兴地说道。

    “我手边暂时没有现成的谱子,你们要是不急的话,等我去了燕京之后,复印一份送过来。”

    他也可以再默一份,这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谱子的每一个音符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不过工作量不小,他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崔玖点头,“没问题,不急,不急,我也跟你说实话,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忙省里面的活动,也挤不出时间来编排其他的节目。”

    俞欢也跟着说道,“小彦你放心,这事我会跟院长报备的,该有的待遇都会有。”

    周彦笑着摆手,“这些都好说,我妈以前在团里面工作,这里对我来说,确实也算是半个家了。”

    “是啊,我可是看着你……”

    俞欢本来想说是看着周彦长大的,但说到一半又觉得这话不严谨,因为周彦母亲去世之后,他们就没见过了。

    “你现在还住在老家属大院那边么?”俞欢问。

    周彦点头,“嗯,还是我妈那个房子。”

    “唉,我们前几年就搬了,不然也不至于这么久都没有碰到面。”

    周彦现在住的老家属大院,现在也没有多少歌剧院的职工在里面住了,早几年前,歌舞团改为歌剧院的时候,很多人就搬走了。

    前两年,副院长张红军一家还住在周彦他们那栋楼,不过前年也搬走了。

    即便不搬走,他们能见到周彦的机会也比较少。

    也就是今年,周彦没事还在附近晃荡晃荡,前几年回来的时候,要么是窝在家里面,要么就是去爷爷奶奶家。

    又在俞欢的办公室待了一会儿,周彦就起身告辞了。

    他们夫妻俩说要留周彦吃饭,不过被周彦谢绝了,他今天说好了要去三叔家吃饭的。

    每年他回来也待不了几天,还是陪家人重要,俞欢他们知道这个情况,也就没有强留。

    他们还想带周彦去见见院长跟副院长的,不过今天张红军他们都不在团里。

    夫妻俩一路把周彦送到楼下,周彦朝他们挥挥手,“欢欢姐,姐夫,进去吧,外面冷。”

    “你路上慢点,没事就来姐这里坐坐。”

    “好嘞。”

    离开歌剧院,周彦就沿着洪武路往家走,刚到北门桥,口袋里的bp机就响了起来。

    他掏出一看,是张有安打来的,什么也没说,就留了名字跟电话号码。(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