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正文卷 第366章 打坦克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自从世界上有坦克以来,怎么打坦克,就是所有武装力量面对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用燃烧弹、用地雷、用反坦克手雷、用火箭弹、用单兵导弹、用地空导弹、用弹道导弹

    在“打坦克”这个技能上,大家的趋势都是向当量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向发展。

    但当然,因为某些特殊的战场环境存在,也催生出了一种相当原始、但又相当“怪异地高效”的战术,也就是传说中的“反坦克体操”。

    先用近距离突击的方式,使用人力投送炸药摧毁坦克表面的反应装甲,随后回到预定发射阵位,用105火箭弹击穿坦克脆弱裙甲,在坦克失去动力后再从多角度发射火箭弹,对其完成彻底摧毁。

    一套动作下来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可惜,这一套体操动作之所以能打出来,其核心就在于一句话,那就是:

    敌方没有步坦协同。

    事实上,在大多数外行、甚至大多数不那么专业的军迷群体里,他们所持有的有关“步坦协同”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与其说他们心里想的是“步坦协同”,不如说他们想的是“步兵伴随坦克行进”。

    这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差异就在于,火力密度的差异。

    真正的步坦协同是将坦克和步兵分开编组,在保持一定距离行进的基础上,保证火力射向的统一。

    其中核心点在于,坦克和步兵都要拥有宽阔的射界,都要保证能对各自的目标形成打击。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当前情况下,在这种村庄争夺战中,印尼方面的坦克并不是像大多数人以为的那样利用坦克作为掩体、跟在坦克后面一边吃尾气一边行进,而是落在坦克后方两百米左右,等坦克通过桥梁,到达村庄边缘之后,再借助坦克的掩护集体突击。

    不得不说,印尼虽然菜,但在真正开打、真正遭遇强有力的反击之前,他们的“套路”运用,还是相当到位的。

    而这种“到位”的结果就是,陈沉根本就抓不到快速部署、突然袭击的机会。

    还没见人就是一轮重炮轰炸,打断作战区域内敌人的指挥序列,逼迫敌人撤出掩体,寻找新的防炮击掩体。

    紧接着,坦克全速突击建立威慑,用车载并列式7.62mm口径机枪扫清残留的敌方轻步兵,为后续步兵跟进建立通道。

    随后,在轻步兵到达之后,坦克继续向敌方火力方向前进,拉出安全区域,建立火力阵地,把已经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一步步控制整片区域,拿下整片战场.

    东风兵团被这套组合拳打得完全抬不起头,这就是体系化的差异。

    而现在,在对方已经完全占领村庄、开始依托有利地形向树林方向前进之后,留给东风兵团的反击余地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

    唯一一个好消息就是,在双方开始“短兵相接”的情况下,后方的重炮阵地基本已经失去了作用。

    至少,东风兵团不需要再担心从天而降的炮火了。

    可到底怎么打掉这两辆坦克,却仍然是摆在陈沉面前的、最重大的问题。

    他没办法像哈马斯的敢死队一样让自己的队员抱着炸药包冲上去,对坦克进行近距离爆破,也没办法利用远程投射的单兵反坦克武器“点杀”装甲薄弱的FV101。

    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拉烟。

    跟大多数现役坦克不一样,老版本的蝎式坦克是没有热成像系统的。

    原因很简单,它实在是太小了。

    直观点来说,这辆“侦查坦克”的体积就跟一辆民用qq车差不多大,如果车长和炮长同时出舱观察,看上去就跟从某些紧凑型SUV天窗硬挤出来看风景的熊孩子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紧凑性”,它只在炮塔右侧装备了一部被动式夜视仪,但这玩意儿的性能极为堪忧,属于60年代夜视技术的产物,到2010年这个时间点,它的功能性已经完全过时,大多数时候,无论是车长还是炮仗都不再使用这套设备进行观测,而是直接利用潜望镜目视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烟雾弹对坦克的干扰就相当明显了。

    陈沉非常确定,只要能在坦克周围部署出足够的烟雾区域,自己的队员一定能够抓住狭窄的时间窗口,把C4投送到履带上去。

    那么,作战计划中的几个难点实际上是非常清楚的。

    第一,怎么利用手里相当有限的烟雾弹,遮盖住两辆坦克的观察视野,同时还要将其与后方的步兵隔断。

    第二,怎么在极短的时间内跨过近两百米的距离,突击到坦克的附近。

    ——

    要知道,FV101在印尼是经过进一步的轻量化改装的,这玩意儿的极速能跑到接近90公里每小时,你人靠两条腿去追,得追到什么时候?

    坦克的驾驶员又不是傻子,你烟雾弹都投出来了,人家还不会跑吗?

    所以,这其实还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必须预判坦克的行进方向,在投出烟雾弹之后,在对方减速、掉头、重新加速的那十几秒的时间里,完成一阵套战术动作。

    而第三点最为关键。

    如果能够顺利炸毁坦克,人员怎么撤回来?

    东方兵团可不是哈马斯的敢死队,在每一个人身上,陈沉都投入了巨大的成本,而他们每一个人的伤亡,都是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能过去,还得能回来。

    所以,唯一的解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

    同时干掉两辆坦克。

    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所有的战术调动都必须精确到极致,哪怕仅仅是一秒钟的偏差,所导致的也可能是整个行动的崩溃、整个队伍的覆灭。

    此时,两辆FV101已经转向到村庄西侧,它们充分发挥了机动性的优势,沿着村庄西侧的道路不断来回巡逻,同时用炮塔上的7.62毫米机枪对树林中扫射,压制东风兵团的反击。

    与此同时,接近一百名轻步兵也已经在村庄内建立了防线,在后方火力支援组掩护下,4个小组近50人向丛林方向呈散兵队形搜索前进,过程中不断开火掩护,只要有人冒头,换来的就是一连串机枪+步枪的混合扫射压制。

    完全没有任何机会。

    所有战术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在强大且成体系的火力压制下,东风兵团不可能打出有效的反击。

    敌人步步逼近,子弹不断从头顶掠过,所有人都开始紧张起来。

    一名机动旅团的警员终于扛不住,在又一发子弹击中他身边的树干时,他恐惧地怪叫着站起身,不顾一切地朝后方跑去。

    但随着他身形的暴露,坦克上的机枪立刻锁定了他的位置。

    一连串的子弹飞来,他直接被钉在了身前的树上。

    “别动!距离太远,烟雾弹投不过去,继续等待机会!”

    陈沉再次下令,东风兵团的所有人都已经把手放在了烟雾弹的拉环上。

    此时,他们距离坦克还有接近100米,其中50米是稀疏丛林,50米是村庄西侧的空旷区。

    考虑到敌方密集的火力,东风兵团唯一的机会,就是敌方搜索组接近到距离丛林五十米以内,与坦克平行的瞬间。

    陈沉把枪拿到了身前,他开口用中文说道:

    “记住,以我的中文口令为准。”

    “接敌之后,我们迅速向南侧突击,不要管巴希尔了,如果我们能活着干掉坦克,再回头来找他也不晚。”

    “脱离树林之后,我们要以南侧浅滩作为通道,快速向东绕行。”

    “到达浅滩后,1组投掷烟雾弹封锁敌步兵视线,依托水体为掩护持续射击压制。”

    “其余小组继续向东突击,绕过码头后对村庄区域内敌人组织压制射击。”

    “队形尽可能分散,不要给坦克一发入魂的机会。”

    “坦克永远比我们快,所以我们只能打迎击。”

    “2组两人携带C4在码头等待机会,我们会不断向东拉扯敌方火力,借助L型地形为掩护,赌他们的坦克会继续追究。”

    “当然,不追也没事。”

    “对面的步兵基本没有防护装备,我们打他们就是打小鸡仔。”

    “坦克不来,我们就一点点把他们咬死,明白吗?”

    “明白!”

    所有人依次回答,他们都已经看出了陈沉这个计划的核心。

    说白了,他是要用地形的复杂性去抵消对方机动性的优势,为步兵接近坦克创造机会。

    L型的转弯是核心中的核心,这是坦克减速的唯一窗口期。

    但是问题来了。

    要想让这个计划能执行下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启动阶段。

    东风兵团怎么才能突击到南侧河滩,怎么才能抓住那个转瞬即逝的机会?

    石大凯脸上浮现出恍然的神情,而很快,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陈沉用英文向机动旅团的指挥官重复了一遍作战计划。

    虽然石大凯的英语并不好,但他也能听出某些明显的差异。

    他没有说话,而是轻轻吐出一口气,握紧了手里的烟雾弹。

    突击者的步兵已经越来越近,就在散兵线越过坦克的瞬间,陈沉下达了命令。

    “烟雾弹!”

    十多发烟雾弹瞬间投出,并在丛林边缘爆开,坦克和步兵的视线立刻被遮蔽,而也就在这一刻,陈沉下达了新的命令。

    “走!突围!”

    这句话,他用的是英文。

    机动旅团的所有人立刻起身,他们伏低身子向北前进,但东风兵团的成员却不为所动。

    接近10秒后,陈沉再次用中文下令,随后,13人集体起身,开始向南侧快速前进。

    这是一个极短极短的时间差,但已经足够了。

    在机动旅团现身的瞬间,两辆FV101上的76毫米线膛炮同时开火,炮弹在机动旅团警员的身前爆开,有3人当场倒下。

    而同时,战斗素质本身并不高的突击者步兵的注意力也被调开了一瞬,向西侧的压制火力密度降低,给东风兵团创造了突围的机会。

    他们没有回头看一眼,而是花了30秒不到的时间,在子弹追上他们之前,快速到达了南侧浅滩附近。

    “烟雾弹!”

    陈沉大喊道。

    随后,数枚烟雾弹出手,从他们所在位置向东延伸的30米范围完全被烟雾弹笼罩。

    至此,东风兵团的计划顺利完成了第一步。

    热成像仪全部上脸,遮天蔽日的烟雾瞬间消失无踪。

    热融合显示模式下,刚刚到达坦克附近的突击组步兵几乎变成了活靶子,东风兵团没有继续向东突进,而是就地卧倒,打出了第一轮火力输出。

    为什么步兵作战都要强调侧翼进攻,原因其实很简单。

    人的本能就是关注自己正前方的威胁,而对于从侧面的威胁却往往忽视。

    一支没有经过高强度训练的队伍,在进攻过程中对侧翼的防护实际上是极为薄弱的,别说迅速反击,他们甚至连基本的掩体都没有安排。

    5把机枪,6把步枪,2把大口径狙击枪。

    每一秒钟,都能喷射出100发以上的子弹。

    而这一百发以上的子弹,至少要收割掉两条生命。

    短短一分钟的时间,突击者的4个小组50人减员几乎过半,他们终于在混乱中建立了防守,开始配合村庄中的火力支援组,对烟雾中的东方兵团发起反击。

    可问题是,陈沉并不打算在原地跟他们对枪!

    按照计划留下一组成员掩护之后,陈沉继续向东投掷烟雾弹,建立了沿湖边延伸到的通道。

    顶着密集的火力,剩余9人向码头转移,并借助烟雾的掩护成功占领了已经被炸成废墟的码头,获得了基本的掩体。

    也就在这一瞬间,远处的重炮火力再次呼啸而至。

    他们的第一轮打击目标是L型区域的折角,留在原地的1组立刻分散隐蔽,压制火力中断,敌方再一次占据了主动。

    但终究,他们已经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几乎。

    2组两人隐蔽在了码头掩体中,从现在开始,他们将不会开枪、不会暴露自己,只为了争取那个一击必杀的机会。

    而陈沉自己,则带着最后7人继续向东。

    他们是最关键的“诱饵”,他们必须对村庄内的敌人形成足够的压制力,以推动他们呼叫坦克支援。

    重炮炮火仍然在延伸,1组的四人借助烟雾弹的掩护重新进入了树林,避开了重炮的打击。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时间内,他们将进入北侧树林,用手里的两把通用机枪压制住步兵的行进速度,迫使步兵与坦克脱节。

    而等到那个时候,“反坦克体操”就终于有了上场的机会.

    (本章完)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人在缅北,打成最强轻步兵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