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文,就上文学度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这些人一听纷纷变了脸色。

    虽然他们刚才说得冠冕堂皇的,可是也清楚,趁着灾情哄抬物价,压低价格买田地,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严重了甚至还要受罚。

    只是这种事情干的人多了,而且的确有暴利可图,所以在民间广泛存在,但并不说明有多么光明。

    如果把具体的人和事报到皇上的面前,他们只会吃不饱兜着走。

    一个地主顿时就赔起了笑脸:“县主,这里山高皇帝远的,这种事情我们商量着来就是了,您何必上纲上线呢。”

    “我没有上岗上线,你们说是历来的规矩,显然是连皇上也承认的。”

    “你们跟我要公道,可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就让皇上来给你们公道。”

    孟璃不想跟这些人争什么对与错,他们站的立场不同。

    她小时候长在农村,知道农民疾苦,很多人为了一口温饱劳累一生。

    所以她现在有这个身份,也有这个能力,自然也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大家减轻困苦。

    孟宁已经去房间拿来了笔墨:“大妹,可以写了。”

    这些地主还想多说几句,看到这样的阵势又吓了一跳。

    “哎呀县主,大可不必大可不必,我们只是来跟您商量商量,你既然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一个地主赶紧道。

    “是啊,有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呢,县主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听得心服口服,这就不打搅回去了。”

    这些地主赶紧起身来告辞,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孟宁嗤笑了一声:“这就被吓跑了,还以为有多大的胆呢。”

    孟璃道:“还好这里动作快了一步,不然要有不少村民卖地了。”

    孟宁看着孟璃,带着赞赏:“大妹,将来我中了举人做了官,也一定要像你一样,心怀大义,体谅苍生,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虽然离那一天可能还很遥远,可是他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大妹的所行所为,就是他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榜样。

    刚才看到那些嘴皮子流油,还想多啃一口老百姓血肉的地主,他就心生厌恶。

    孟璃勾起了嘴角,她也希望二哥前程坦荡,一路青云,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好官。

    她相信二哥做得到。

    那些地主走了,村民们都心有余悸。

    还好他们买粮了,而且有粮可买,有粮能买。

    不然在这些地主的怂恿和煽风点火之下,可能真的忍不住要卖一些地。

    于是在这个晚上,孟家二房的门口就有人送来了一些蔬菜和鸡蛋。

    那些村民放下东西就跑了,都不知道什么是谁送的。

    二房的人只能收下来,这样的心意用着也暖乎乎的,以后在货品上多给村民们一些优惠就是了。

    谢闲今天下午种完了小半个院子。

    吃过晚饭,孟武又带着几个士兵把其他的花草都种下。

    “谢兄弟,你忙了半天辛苦,歇着去吧,让我们来。”孟武见谢闲又要帮忙,说道。

    谢闲摇摇头,还是俯下身来,默默把那些花草埋在土里。

    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是带着感慨说道。

    “大哥,我亲手种植,会有一点家的感觉。”

    孟武笑了,拍了拍他的肩头:“你只管把这里当做你的家,为了管这个边防营,你离家几千里之外,总是回不了家,我这个做兄弟的,也为你心疼啊。”

    要不是谢闲来做这个总指挥,他一个没有文化又没有考过武举的乡村野夫,哪里会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谢闲成全了他今日。

    谢闲不仅仅是他的兄弟,他的长官,也是他的恩人。

    谢闲种下一株又一株,修白的手上沾满了泥土,他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圆月。

    再看也在忙活的二房人,孟璃孟宁他们,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

    种着花草,就是种下未来的希望,未来的美丽,大家一起种下,预示着永远的团聚。

    他的父亲在京城,母亲在川郡,很多年过去了,没有再聚在一起过。

    父亲曾经告诉过他,等到谢家足够强大了,母亲就会回来。

    现在已经相当盛大,母亲还不回京城,那就需要进一步,再进一步。

    这么多人一起忙活,花草马上栽好了,谢闲慢慢直起身来,眼底浮起一抹坚决。

    第二天,别村的村民也到这里来买大米。

    大家拎着箩筐,拿着麻袋,推着牛板车,很是热闹。

    孟璃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形,就把那门面都塞满了大米,起码有好几十万斤,够卖上几天了。

    有的村民专门带了鸡蛋来,还有祈福的香包,纷纷往孟璃手里塞。

    还有的小女娃张开手要来抱她。

    孟璃收下了抱抱和香包,鸡蛋无论如何也要还回去。

    昨晚上是不知道哪些人送的,才留下来。

    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能留一口是一口。

    昨天下午到现在,镇子上的几家粮铺已经没有了生意,其中还有两家是新开的,就是想趁着这个时候,大赚一笔。

    他们看着镇子上的人和镇子附近的村民一车一车运来粮食,有的人家还买了两三千斤,只觉得无比的刺眼。

    毫无疑问,有人把他们的生意全抢了。

    “你们买的这些大米,多少钱一斤啊。”终于有一个米粮铺子的老板忍不住,拦住一家子问。

    “便宜着呢,三文钱一斤,大米又好。”

    那个老板笑了:“这个时候三块钱一斤,卖的是无法下咽的糙米,其中夹杂了不少糠皮吧。”

    这家人一听,就把袋子口松开。

    “你瞧瞧,比你家卖的米好十倍百倍,人家都只要这个价。”

    “这才是地地道道的良心人,而不是趁机发灾难财。”

    老板看到这样的大米,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因为脱壳方式比较粗鲁,所以大米的米粒总是残缺不整,哪里像这样颗颗分明饱满,不仅完整,质量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好,盈白到带着透明,散发着香气。

    “这种大米,只卖三文钱一斤?”

    “是啊,你要是不相信,去西河村孟家二房问一问,那里还有很多人在买米呢。”

    “孟家二房,那个优百客的老板家?被封为清平县主的那个姑娘?”

    “是啊,不愧是皇上亲封的县主,这种时候行善积德,帮大家渡过难关,简直是活菩萨。”

    这些老板听了,一个个面如死灰。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农门福女:手握千亿物资带全家躺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免责声明:文学度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享有,若转载或者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发现本站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立即联系本站删除!本站享有代替本站作者维权的权力!文学度为您提供

Copyright © 2011-2012 文学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