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561章 天鼓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猞猁虽然挨了母野猪两下撅挑,但母野猪的獠牙没有像公猪那样森然外露,并没有对那身柔软漂亮的皮毛造成多大损伤,反倒是有几处,被灌木荆棘戳到,有了些许破损,不过问题不算大。无论皮还是肉,都是好东西,三人将猞猁的皮肉做了简单处理,最值钱的皮随身带着,肉则是一部分喂了几条猎狗,剩下的选了地方用雪埋起来,等返回窝棚的时候再带回去。
看那群野猪逃跑的方向,并没有一直顺着山谷往里,而是翻过山脊去了另一边,三人也就没有换别的山沟搜寻,而是继续选择挡下这一条。
宏山和甄应全继续走山沟,查看谷里山溪水潭有没有水獭的踪迹,两岸有无石貂的洞穴,那些大点的老树、石洞看有没有黑娃子。
陈安依然走的是阳坡半腰,有猎狗在,那些潜藏的竹溜子、獾子、貉子还有灵猫之类都是相当不错的猎物。
除了中午聚在一起,在山沟溪水边和宏山、甄应全一起拢了柴火,烤了些火烧馍填饱肚子,其余时间一直在不紧不慢的搜寻中。
别说,在下午的时候,又给陈安找到一只云豹,被陈安放狗追撵,在背面的山坡上围到了一棵树上,然后被一枪打了下来。
接下来三天,三人一直在附近沟壑中穿行,尽管设置了不少诱饵陷阱,但也只是前两天还行,第三天,不但三人空手而归,就连头天设置的陷阱,都没有任何收获。
要不是那只猞猁和云豹价值很高,不然的话,就这三天的收获,那可实在太低了。
换地方,只能是换地方!
往更深的山里深入。
所以,三人隔天一大早就带上所得的猎物,回了蓼叶涧,把猎物寄存在钟广生家里,吃过中午饭后,问了钟广生哪些地方是少有人去的地儿,改向西北方向,朝着山里深入,这一走就是三十多里地。
眼看林木已经变得非常密实,是少有人惊扰的地方,三人爬上山顶,在陈安用望远镜朝着四周观察的时候,见四面群山逶迤绵延,势若游龙,山谷沟壑纵横,重岩迭嶂,那一座座高山,仿佛与云天相接,北来的寒气在群山间飘荡,近林远峰,如海涛涌向天宇,很有一种雾从脚下生,云自身边来的感觉。
也就在这次观望中,陈安看到两座很奇特很大的山峰。
那是两座山体形似大鼓,而四周峭壁如垣的山峰,分东西而立,最奇特的是,两座山峰的顶部,似乎是平的。
陈安略微想了下,印象中好像听人说起过有这么两座奇特的山峰……对了,鼓城山,鼓城乡境内北边的两座最有名的山峰,后世的一个旅游景点,早年间可是儒释道三教的活动圣地。
有到光雾山的游客光临过他所在的盘龙湾,闲聊的时候说起过,但陈安却没有真正见过,那时候,他没那闲心,也没那条件四处瞎逛。
两座山峰周边,多奇险山峰,石崖沟壑众多,似乎溶洞之类的也不少。
山间倒也有三两户人家,但更远处,全是苍茫山岭。
陈安忽然生出想到那两座山顶看看的想法,而且,凭感觉上,周边也是一片狩猎极好的地方。
当天晚上,三人在峡谷里寻到一处石洞,免去搭窝棚的麻烦,就在山洞里生火,过了一夜。
第二天便马不停蹄地朝着那两座山峰所在的方向开始了狩猎的搜寻。
看着挺近的一个地方,但真正进入其中,到处的沟壑峡谷,还有不少山峰,正面看着平平无奇,但翻过山背,却发现是断崖。
但在这些山间中,猎物明显要比陈安他们前几天打的地方要多得多。
尤其是在一条两岸皆是悬崖峭壁的山谷里,那一个個水潭,星罗棋布。
沿着峡谷的十数里地,三人单是在水潭里,就弄到七只水獭,寻到的石貂也有五只。
不仅如此,陈安用望远镜扫视崖壁的时候,居然在石崖上又看到一只云豹,就这么趴在石崖的一块山石下面,居高临下地看着陈安他们三人和六条猎狗,哪怕猎狗冲着它狂吠不已,也全然不当回事。
这种好机会,陈安当然不放过,抬起枪就给那只云豹来了一枪。
身为山牲,就这种性子,简直是白送。
只是,将这只云豹取下来,费了宏山不少劲,正面攀爬不上去,只能从背面上到山顶,然后用绳索悬着下去,将已死的云豹给放了下来。
“明年夏季,很有必要来这里一趟,好好将这些山崖搜一搜。”
陈安用望远镜一通扫视,发现崖壁上除了崖柏,还能看到零散的寒号鸟洞穴,大雪天气,那些洞穴的洞口被寒号鸟用杂草给堵塞起来,可瞒不过陈安他们三人。
除此之外,还能时时看到崖壁上生长的一种不惹眼的植物,可是挺名贵中药材金耳环,也就是石斛。
只是这种石斛茎秆已经由绿变成金黄,光滑的外皮甚至有明显的光感,像一根根金钗。
除此之外,石壁上还有一种类似木耳的菌类。
这可是山里少有的山珍,因为形状长得像耳朵,经常生长在崖边潮湿阴暗的石缝中,所以叫石耳。
这玩意儿一般成片生长,远看就是长在悬崖上的苔藓,据说有着很不错的药用价值,味道也比木耳好得多,自然也贵得多。
在后世,甚至达到七百左右一斤的干品,属于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却没想,在这山崖石壁上,倒是常见。
当然,对于陈安来说,每日三餐,瓜果蔬菜不缺,其实不觉得缺什么所谓的营养,这种东西价格炒得很贵,那就不是他的菜,只是用来赚钱的东西。
别的地儿,一天在悬崖上能采到四五两,估计在这,一天就能采下两三斤。
唯一缺点是,这年头吃饱都费劲,没什么人将注意力放到这种小东西上,关键是现在也不值钱。
何况,石崖太高,少有人有那飞檐走壁的实力,而无人采摘。
陈安也只能说,到时候顺手弄点回去尝尝鲜。
主要的目标,还是在五灵脂、崖柏和石斛上面。
宏山和甄应全也分别接过望远镜好好看了看,都咧嘴笑了起来。
宏山打趣地问:“这片地方,石崖峭壁那么多,无论是五灵脂还是石斛,好好搜罗下来,肯定能卖不少钱……狗娃子,你明年夏季的时候,有没得时间哦?”
“必须有时间撒!”
陈安又怎会错过这些好东西。
隔天,三人将这峡谷剩下的半截搜了一遍,虽然没找到豹子、黑娃子之类,但依旧收获颇丰。
第三天,三人继续朝着北方搜寻,越是靠近,越觉得那两座山峰奇特。
也就这天下午的时候,在山里碰到一个进山打柴的汉子。
他家就在附近的一个山村里,看到三人突然出现,还显得有些警惕。
山高沟深,每次看路,都得爬上山峰顶端,才能看出去一些距离,陈安为了省事,也就直接冲着那汉子询问:“大哥,这里有没有通往那两座像是大鼓的路?”
那汉子反问:“你们干啥子嘞?”
“我们是从檬子公社那边过来撵山嘞,远处看到那两座山有些稀奇,想去看看!”
陈安也不算是胡诌,只是没有细说自己的根脚。
“檬子公社,你们来得远哦!”
“不远不行啊,不远打不到山牲的嘛!”
“这倒也是……你们说的那两座山,我们管它叫天鼓。”
“天鼓?是有啥子说道蛮?”
“这说道大咯!”
那汉子似乎也来了兴趣,从山坡上拖着柴火下来:“这天鼓会择时而鸣,自古有传说,天鼓响,圣人降,天鼓鸣,好年成。”
“这么神奇?”
甄应全拿出烟盒,给那汉子递了旱烟叶子,一边卷着旱烟,一边问:“那你们有没有听过天鼓响?”
那汉子摇摇头:“我倒是没听过,但是我阿公说他听过,就是五零年旺苍解放的时候响过,像打雷一样,以前听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川北李忠德组织红灯教的时候,也响过,现在还有歌谣:东鼓连西鼓,率众二万五;北上取汉中,南下保宁府;杀尽狗贪官,百姓不受苦。
其实也没得啥子好耍上,东鼓山,山顶比较平,只有东南有一条险道可以爬上去,上面有八个小山丘,排列有序,听老人讲,诸葛亮伐魏的时候,在那里屯兵,演绎八阵留下的,最顶上,有两面绝壁对峙,像是一道门一样,从那里可以爬到最顶峰,以前有凌霄殿等寺庙,有不少和尚,晨钟暮鼓,在山底下都听得到。
只是后面那些寺庙毁了,只有一些基石,对了,还有一口大钟在上面,全是铁锈,还有些看不懂的字。
西鼓山这边,在东边峡谷里有条小路能爬上去,那上面以前也有寺庙,后来是剿灭红灯教的时候毁了,最有意思的是,寺庙面前有一块石头,像是一个美女头颅,轻轻用指头推,像是活动嘞,但是用猛力,却是不管啷个推都不动,山顶上还有个水池,一年四季都有水冒出来,都不晓得是往哪里来的,神得很!”
宏山听得满脸惊奇:“听上去很有意思哈,那更该去看看咯!”
他和甄应全原本是不太想去鼓城山的,因为在望远镜里,能看到周边就有村子。
有村子的地方,周边自然不是好撵山的地儿,没必要费劲跑到那种地方折腾,远没有撵山赚钱实在。
只是陈安一直坚持而已。
他们不知道的是,陈安在看着这鼓城山,心里总觉得有些古怪,他莫名地想到家里被他用罐子装着,藏在屋侧红枫树根脚的那个小铜鼓,主要是鼓身的那些纹路,虽然铭刻得挺抽象,但总给陈安一种神似的感觉。
主要还是鼓身上云纹缠绕的两座山峰,皆是平顶,让他一看到这两座山峰就打心底认为,那铜鼓鼓身上的纹路,描绘的就是这里。
“去看个稀奇也好,回去还能跟人摆哈龙门阵,权当是放松了!”
甄应全也有了兴趣,加之这两天收获不错。
三人询问了路径,没有在周边过多耽搁,寻着山路赶往鼓城山。
看着不远,却是在山里走了一个半小时,才抵达东鼓山。
事实上,到了那里,已经有通幽小道,寻着那些铺设过石头的路径,三人一路攀爬而上,然而,到了顶端,却是只看到一些残破的基石,倒也寻到了那口巨大的铁钟,从依稀能辨认的字体上看得出,是清朝同治时期铸造的。
山上平日里,应该也有人时不时上来,那些挡道的藤蔓枝条,被用刀斧砍过。
估计是一些善男信女做的,因为他们在一些基石缝隙中,看到了燃烧未尽的香烛。
随后,又不辞辛苦地爬了更为险峻的西鼓山,上面比东鼓山精彩,箭竹丛生,古木苍天,植被相当丰厚,只是那块寺庙基石前的危石,不知道是被冰冻了还是怎么的,反正三人指头戳过,也用力推过,都纹丝不动,倒是那一池清泉很是清亮。
在山巅上有水源,本就是挺神奇的事情。
站在边缘的悬崖顶上,环顾四周,山岚雾气从半腰飘过,真有种让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本想着这种高处,是最冷的地儿,估摸着不会有什么山牲选择在这山顶栖息。
结果,山上的林木密实程度超过三人的想象,就那水池边的雪地上,就看到不少野物的痕迹,其中就有一只云豹的踪迹,引得三人在林子里找了不少时间,最终才发现,云豹下到陡峭的石崖半腰,估计那里有巢穴所在。
这种地方没法打,但不妨碍三人在那脚印密集明显是云豹上下的地方设置铁夹,并以一只打到的石貂肉做诱饵。
太高了,三人都有些冷得受不了,见时间差不多了,选择尽快下山,他们不可想在这山顶冻上一夜。
好在,来的时候就看过,就在山下坡脚边缘,就有巨大的石洞,是个避风的好地方。
三人下了山,从小道旁边的山坡爬到石崖脚下,看到那山洞洞口,有被人堆砌起来的石墙,估计在堆砌的时候,弄得挺高,只是后来被人推倒了不少,里面还有用土石建成的灶台,被清理出的平地,看样子,曾有人在这里居住过。
事实上,山里类似这样的地方不少,都是早年间逃荒、避难时留下来的。
只是到了山洞里面,三人才发现,那巨大的山洞不时有一阵阵寒风从洞里吹来,往里打着手电走了一段,里面的洞道支岔很多,其中就有一条呜呜响着,估摸着穿过去,应该是山洞的另一个出口。
就在这山洞里,三人拢了大堆柴火,轮换着守夜,静待明天陷阱的收获。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