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难说
(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对于李恪的态度,李世民还是十分满意的。别管是不是发自真心,起码他态度做出来了对吧?
这些个孩子当中啊,李世民心里还在想,除了老六以外,也就是这老三最贴心了。
至于那外面踢球的三兄弟,老李想到他们就下意识撇嘴。
指望他们为父分忧?那还不如指望老六从今以后不犯浑!
自从李愔带两千人突袭倭国以后,他在李世民的心中便从“狗东西”一跃成为为父分忧的好儿子。
从一个天天畋猎屡教不改的惯犯,再到带两千人擒获敌国君臣的名将,李愔改变得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李愔这人的内核还是一样的,以前有多浑,现在还是有多浑,不然的话也干不出来先斩后奏跑出去玩远洋航行的事儿来。
所以李世民有这样的转变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初老六也的确不是个东西。
当然李愔倒也罪不至此,下面还有一个老五李佑托底,怎么着他都当不成最差的那一个,就算他现在和李佑一个轨迹,因为造反被李世民拿下,那他在老李的心中也会比李佑强。
人家李愔也有话说的,我灭了什么,你灭了什么?
李世民瞅瞅李恪,对李象说道:“象儿,去把朕的地图拿来。”
听到李世民的吩咐,李象甚至都没挪地方,撅起屁股从桌子下找到那张地图后,递给了李世民。
老李摊开地图,没急着和李恪介绍情况,而是问道:“恪儿,若是给你一个机会,你是愿意在大唐之中做一个闲散无事的亲王,还是愿意成为替大唐南征北战的贤王?”
你别说,李恪下意识就是心里一提。
这问题……怎么回答呢?
他是谨小慎微惯了,遇到事情总是下意识想一想是不是有坑。
李世民当然也注意到了李恪的脸色,老李面色越来越黑,顺手抄起案几上的小枕头,对着李恪的脑袋上就是一砸。
“入你娘的,你把你耶耶想成什么人了?”
李恪尴尬地笑着,他现在也反映过味儿来了,按照他爹这个性格,要是想收拾他,还真用不着拐弯抹角去试探他。
觉得不顺眼,直接收拾掉就完事了,何必找那么多借口。
麻烦不说,还不符合胃口。
“阿耶息怒,孩儿也是……”
“你也是个屁。”李世民兀自虎着脸。
“阿耶,孩儿知错了。”李恪垂头说道,语气真挚。
“呵。”李世民面色稍稍和缓下来,而后说道:“你但说无妨,朕不会因为你说得不好就治你的罪。”
李恪回头又看看李象,李象注意到李恪的目光,温和地笑道:“三叔勿忧,这只是侄儿前些日子与阿翁商议的国策,当然这份国策还要看三叔您是否愿意才能决定是否施行,全凭自愿,如果您不愿意的话也没什么关系——你看我九叔不也挺好的?”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李治那没心没肺的笑声。
贞观十六年的那个有些阴郁的小少年,现在已经成了阳光开朗大男孩儿。
该说不说,这成长环境对于一个人来说,该是有多么重要。
李象瞅瞅门外,心里没来由就想到了后世特别出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当中的哈利波特。
若是哈利波特成长在巫师界被邓布利多收养,而不是在姨妈家受苦,怕是从小来自四面八方的吹捧,能把他打造成下一个詹姆……不,或许是下一个詹姆乘以德拉科plus。
而李治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贞观十六年开始到贞观十七年吃鸡,见到的是两个嫡亲兄长因为皇位反目,一个瘸腿被废身死,一个被贬到京外,他这一生如履薄冰,有时候和武媚娘深入浅出交流的时候,总是问她自己是否能够走到对岸。
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之下,李治有些阴郁也是情有可原,当然也逃不了他本身就有点这个性格的基础。
现如今的他生活在一个兄弟和睦的家庭里,自然和前世不一样。
“稚奴……是挺好。”李恪找了半天,没找到合适的形容词,只能用“是挺好”这个词儿糊弄过去。
不然呢,还能怎么说?我看稚奴好像个大傻子?
“那你呢,你想怎么做?”李世民再次发问道。
李恪坐在原地,开始思考人生。
这人活着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闲着没事儿出去踢一会儿足球?
看出李恪的迟疑,李象再次煽风点火。
“三叔,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没有虚度’,你觉得呢?”
你别说,这话的感召力的确挺强的,至少李恪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
他看着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目光逐渐坚定起来。
“阿耶,我决定了,我选择要为国征战!”
“好!不愧是朕的种!”李世民击节赞叹道:“我就知道你会选这个!”
说罢,他冲李象一伸手:“象儿?”
李象哀声叹气地从怀里摸出一吊钱,递给李世民。
“你们这是……”李恪愕然地问道。
李世民抚须而笑道:“方才我与象儿做赌,我说你肯定会选择为国征战,象儿说难说,现在看来,是我赢了。”
李恪深吸一口气,他怎么觉得自从象儿成为皇太孙以来,他的整个家都开始脱线起来。
“还请阿耶教我,孩儿应当如何去做?”李恪抬头问道。
李世民问李恪道:“恪儿,你还记得前年李世绩、苏定方率军出塞,平灭西突厥的事情吗?”????“自然是记得。”李恪笑着说道:“孩儿恨不得为一小卒,随二位将军出塞。”
“贞观十八年的时候,波斯前来大唐求援。”李世民指向波斯的地图:“你看,波斯在这个位置。”
李恪走上前,颔首道:“这个孩儿知道。”
“在波斯的西方,有一个名叫大食的国度正在飞速崛起,他们北拒扶霖,东破波斯,在他们的攻势之下,这两个古老的国家节节败退。”李世民开始给李恪科普背景知识,“从贞观十二年开始,波斯便屡次遣使前往大唐,想要让大唐出兵帮助他们抵抗大食的入侵。”
“只是贞观十八年的时候,波斯与大唐之间夹着一个西突厥。”李世民指着原本西突厥所在的位置,也就是现在的瀚海都护府等地:“若是贸然出兵帮助波斯,万一西突厥南下掐断大唐的供应线,那么远征军就有危难了。”
“而今西突厥被纳入到大唐的治下,这一难处也就不复存在。”李世民说到这里,看向李恪说道:“朕打算在安西都护府以西,为你建立一个藩国,国比前汉诸侯国,世袭罔替,朕将全力支持你,你意下如何?”
李恪的呼吸逐渐粗重,西汉的诸侯王代表着什么,他可是再知道不过了。
西汉的诸侯王,可不是后世的亲王,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国王,在英文的语境里是king,而不是prince;譬如李恪这个吴王若是在西汉时,那么他的正妻将不是王妃,而是正儿八经的吴王后;储君不是世子,而是吴王太子!
当然了,在西汉可千万别当吴王太子,就算当了吴王太子,也千万不要和某个大汉太子下棋……
真有人下棋不戴头盔吗?
只要李恪不傻,他就能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以后,他在封地当中,就是真真正正的土皇帝,而不是兼任某名不副实的大都督。
“果真吗,阿耶?”李恪抬起头问道。
“自然是真的。”李世民颔首笑道:“朕不止让你世袭罔替,若是能够开疆拓土,那么所得的土地就都是你的。”
“不用说了,阿耶。”李恪恶狠狠地点头:“这诸侯王,我愿意做!”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李世民欣喜地点头:“那朕过几日便下旨,正式册封你为吴王,你的王妃为吴王后,并给你在大唐征募一万兵马的特权——至于你吴国境内的兵马,朕并不限制,能在当地征募多少,那是你的本事!”
“侄儿也会给三叔一些粮秣作为启动资金。”李象适时地说道:“毕竟三叔也是大唐第一个外封的诸侯王,还是我的叔叔,我这个做侄儿的,怎么着也要表示表示才对。”
“让象儿表示是对的,你就不要拒绝了。”李世民见到李恪想要客气一下,便阻止道:“你还不知道你这个侄儿?他可是咱们大唐的土财主,就连朕这个皇帝,都不如他有钱!”
“阿翁这就说笑了。”李象正色说道:“我哪里有钱?我的钱不过是大唐的钱……”
“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平时你挥霍的时候怎么不说这是大唐的钱?”李世民哼了一声。
“那不是,孙儿只是具有每天十二个时辰的批判性使用权罢了。”李象义正辞严地说道。
李世民:“……”
早知道这个孙子能整出许多歪理,没想到这理竟然这么歪。
批判性使用你还……
“哈哈哈……”李恪没忍住,笑出了声,“那为叔就不和你客气了,吴国还属于草创阶段,正是需要钱粮的时候,可要尽量多多支援我啊。”
“三叔放心,只要侄儿能做的,那就一定尽力帮你。”李象颔首说道,又看向李世民:“不过阿翁,这三叔的封号,若是封在西域的话,是不是国号也要改一改?毕竟历史上的吴国可都是在会稽这一块儿呢。”
“嗯,你说得有道理。”李世民颔首,琢磨良久后,瞥了一眼李象说道:“吴国就吴国吧,反正左右不过是一个封号罢了,从你三叔就藩开始,吴国就不会在会稽,而是在西域。”
“我看阿翁您就是想不出合适的名字了。”李象低声吐槽道。
李世民当然听到了李象的吐槽,不过他倒也没和李象一般见识。
没办法,这孙子日常就这样,和他一般见识?那得气死……
他对李恪说道:“最迟明年,恪儿你就可以就任了。”
“怎么这么晚?”李恪不解地问道,他是真的着急。
作为一个颇有雄心壮志的皇子,他这生的梦想就是建功立业,成为像他爹李世民一样的天策上将级别的人物。
只可惜他并非嫡长子,只能空有一身抱负,在大唐之中蹉跎人生。
现在李世民和李象给他计划出了一条梦中才敢梦到的路,他当然迫不及待,想要过去大展拳脚了。
“你以为就你一个人去就藩吗?”李世民笑着摇头:“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从国中官员,再到钱粮,哪一个不是需要准备的?再说你就这样拍拍屁股去西域就藩?难不成要学李愔那个王八蛋,和你阿娘一个招呼不打就走吗?”
“阿耶教训的是。”李恪低下头,认真接受批评。
“这段日子,就留在翠微宫吧。”李世民叹了口气:“你如今封地上的事务,就交给当地长史去处理,过几日把家眷接到终南山,明年就要去就藩了,也多和朕亲近亲近,日后再想见面,可就难喽……”
“好的阿耶。”李恪连忙说道。
“这段日子,多陪陪你娘。”李世民目光闪动地看着李恪:“你阿娘就你和老六两个儿子,老六那个小混球又出了海,你也要出去就藩……”
说到这里,李世民就没继续往下说。
这一次前来终南山,李世民当然也是要带家眷的。
毕竟他才五十岁,还是一个有生理需求的男人。
所以他不止带上了年轻貌美的徐惠妃,还带上了杨妃。
李恪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心中感慨,扑簌簌地落下泪来。
但还能怎么办?为了出去拼搏,也只能如此了。
李象现在多少倒是了解苏轼的苦心了,正所谓惟愿我儿余且鲁,若是李恪和李愔这两兄弟哪一个笨一点,没心没肺一点,都能留在长安伴在杨妃的左右。
(本章完)文学度 www.wenxued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